當前,我國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進博會上進一步強調共同開放理念,提出建設開放新高地,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等重大舉措,充分表明了中國全面對外開放的堅定立場和信心。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大標誌性工程。圖爲2020年7月6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T2航站樓以及綜合交通工程等主體工程完工。人民圖片 石中華/攝

  建設開放新高地

  先行先試,走在前列,是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成功經驗。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推進更高水平開放要有效發揮其引領作用。

  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自貿試驗區對接國際先進規則,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支持海南全方位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建立適應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更加靈活高效的法律法規、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夯實自由貿易港建設基礎。

  服務國家戰略打造區域開放高地,更好發揮開放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在吸引高端要素資源、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方面不斷探索,激發內生動力。

  促進外貿創新發展

  對外貿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直接或間接帶動1.8億人就業。今年以來,在全球貿易大幅下滑形勢下,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實現增長0.7%。

  深化制度創新,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序推動重點商品進出口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大宗商品進出口管理,簡化通關作業流程,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

  深化科技創新,支持企業利用線上展會、電商平臺等渠道開展線上推介、在線洽談和線上簽約,探索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有機融合的辦展新模式。

  深化模式和業態創新,積極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推進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建設,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研究完善配套監管政策。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2019年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建立起新時代我國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四梁八柱”。該法已於2020年1月1日起實行。圖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草案)》表決現場。中新社記者 杜洋/攝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土壤,哪裏營商環境好,資金就流向哪裏,哪裏就繁榮發展。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出臺的各項紓困惠企政策對企業一視同仁,前三季度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033億美元,增長2.5%,呈現逆勢增長態勢。

  落實好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外資更多投向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擴大服務業開放試點範圍。

  落實好外商投資法,持續推進外商投資法規文件“立改廢”,繼續完善涉外法律體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着力營造內外資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

  加強投資促進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大項目簽約落地,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營商環境,讓外商放心、安心,願意在中國投資、在中國發展。

  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

  加強經濟聯繫和交往,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保護主義升溫、逆全球化抬頭,但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

  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推進中日韓自貿區、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同更多國家商籤高標準自貿協定。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

  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加強與聯合國交流合作,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平臺,提出更多中國倡議、中國方案。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強與相關國家戰略對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講好中國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