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冬季來臨,流感進入爆發期,有專家指出,未來會面臨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患者出現。目前收到的反饋情況中已經有4例同時患有H1H3甲流和新冠的病例。基於此,未來就需要快速的檢測設備,快速檢測出是新冠還是流感,不過目前來看流感和新冠防護方法是一樣的,還是通過戴口罩等方式防護。

如何區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呢?

感冒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狀爲主要表現的疾病,主要症狀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沒有明顯的發熱、頭痛、關節痛和周身不適等症狀。對體力和食慾一般沒有明顯影響,感冒的多數患者症狀較輕,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狀。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僅會引起呼吸道感染,還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肺炎。流感多在冬春季節流行,流感病人發病急,臨牀表現爲高熱、咳嗽、頭疼,肌肉乏力,食慾下降等症狀明顯。對於老人、孩子、肥胖人士或有基礎疾病等人羣流感會導致嚴重的肺炎甚至死亡。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

無症狀帶毒者:感染後不發病,僅在呼吸道中檢測到病毒

輕症患者:發熱、咳嗽、畏寒、身體不適

重症患者:發熱、咳嗽;逐漸加重的乏力;肺炎、重度肺炎;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害。

值得注意的是典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個逐漸加重的過程,到了第二週病情往往最爲嚴重。

那麼如何有效的預防流感不中招呢?

說到接種疫苗和衛生習慣,可能是大家相對比較熟悉的,但說到營養的攝入,這可能是很多爸媽,乃至子女都忽略的問題。

就日常飲食來說,許多父母鐘愛的飲食習慣,其實並不營養:比如,鍾愛包子、米飯、麪條等主食,每頓都要喫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卻忽略了蛋白質和蔬果。以爲喫得飽就是喫得好,實則營養不全,長期可能增加慢性病風險,體力和免疫逐漸降低。

由於年齡的增長,爸媽身體消化吸收功能不如從前,同時,有些還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慢病。進入中老年之後,基礎代謝逐漸降低,活動量減少,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也在逐步下降,食物喫的也越來越少,尤其是牙齒缺失的老年人,只能喫麪條、米粥之類的軟食,非常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老年人內在能力下降,營養補充很重要,能降低慢性疾病的負擔。所以,日常飲食中營養攝入的全面均衡很重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也同樣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