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筆者在讀中國古代戰爭史的過程中,發現一個令人疑惑的現象。同爲中原農耕政權vs草原遊牧政權,爲何漢武帝時期漢匈萬人規模的大戰動輒斬首數千上萬,而明朝中後期明蒙同級別的大戰首級數卻只有幾百少得可憐?難道這也是因爲上古史書好吹噓,比如動輒“披甲百萬”,隨便就幾十萬人大戰?隨着深入分析,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本文一家之言,與同好共同探討。

我們先看一看漢匈萬人規模大戰的斬首數。元光五年,漢四萬騎兵分四路出擊匈奴,衛青一路“出上谷,至龍城,得胡首虜七百人”。元朔二年,衛青出擊樓煩、白羊王,“獲首虜二千三百級”,“捕伏聽者三千七十一級”。“伏聽者”,是“伏於隱處,聽軍虛實”之人,則當爲匈奴之偵察兵。這句用的詞是“捕”,則當爲俘虜。則此戰漢軍殺傷俘虜合計五千四百餘人。元朔六年,大將軍衛青再次帶領十萬騎兵出塞,“得首虜前後萬九千餘級”。元狩二年春天,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餘騎兵,出擊匈奴,“得胡首虜八千餘級”。匈奴渾邪王率衆來降,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接應。渾邪王部下的很多匈奴人不願降漢,紛紛逃離。霍去病當機立斷,斬首8000。當年夏天,霍去病與公孫敖領兵數萬,從北地進攻,“斬首虜三萬二百級”。算上投降的2500人,總計約3.3萬。元狩四年,漠北決戰。衛青在漠北與單于遭遇,大敗匈奴,“斬捕首虜萬九千級”。霍去病與匈奴左賢王作戰,“得胡首虜凡七萬餘人”,大獲全勝。這次大決戰,漢軍“所殺虜八九萬,而漢士物故者亦萬數”。天漢二年,貳師將軍李廣利領騎兵三萬出擊,打敗匈奴右賢王,“得首虜萬餘級而還......漢兵物故什六七”。當然漢匈之間還有其他大戰,這裏我們只選擇有具體首級數的。可以發現,除了衛青第一次七百首級之外,其餘幾乎動輒幾千幾萬,觸目驚心。

而明中後期明蒙萬人規模大戰的斬首數呢?天順三年,安邊營之戰,明將石彪率軍擊敗蒙古兩萬人,斬首513級,生擒47人。成化元年,數萬韃靼騎兵入侵遼河,明將鄭宏率軍擊敗之,俘虜11人,斬首5級。同年冬至次年三月,蒙古數萬大規模入侵延綏地區,明軍出動2.5萬人分數路堵截圍剿,歷時三個月,合計斬首30級。成化六年,胡柴溝之戰,明軍一萬擊敗韃靼五千,斬首90。同年三月至七月,韃靼數萬大規模入侵,明軍集結六萬分路堵截。經過數月戰鬥,明軍取勝,斬首106級,俘獲甚衆。成化七年,韃靼萬人入侵,明軍擊敗之,斬首91級。韃靼不甘心失敗,再次發動進攻,又被明軍擊敗,斬首83級。同年,韃靼部兩萬餘入侵,明軍在高坡擊敗之,斬首22級。成化九年,明軍先後在漫天嶺和半坡峯大敗蒙古,共計奪得牛羊8000餘頭,武器2500餘件。但斬獲首級不過157級。同年九月,明將王越率軍萬餘,兵分三路突襲韃靼老營,在紅鹽池大敗敵軍,斬首355級,獲駝馬牛羊器械無數。十月,韋州之戰,明軍大敗韃靼。斬首149,奪回被擄百姓1934人,盔甲1610件,馬騾牛羊衆多。成化十六年,王越帥兵2.1萬,晝夜兼程奔襲威寧海子,大敗韃靼伊斯瑪音部,生擒171人,斬首437級,獲軍旗12面,馬牛羊駝合計7000餘,武器萬餘件。這是自開國洪武,永樂兩朝以來,明軍對蒙古取得的最好戰績,也是斬首數最多的一次。同樣萬人規模,漢匈動輒幾千數萬,明蒙別說過千,斬首三五百算多的了。

那麼,爲何會出現這種局面呢?筆者分析有三個原因。一是數據注水,畢竟“破賊文書,以一爲十”。史記中記載的斬首數應該是注過水的,這可能不是司馬遷的原因,而是原始報功奏摺就已經注水了。三國時期魏將國淵平定內亂,斬首按照實數上報。對將領誇大戰功心知肚明的曹操問爲什麼,國淵表示:“夫征討外寇,多其斬獲之數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河間在封域之內,銀等叛逆,雖克捷有功,淵竊恥之。”內亂窩裏鬥,沒必要誇大戰功。對外作戰,則爲了宣傳,可以注水。這正符合漢匈之戰的特點。漢武帝恐怕也未嘗不知這裏面的水分,但爲了誇耀武功,也就聽之任之了。二是蒙古人有收攏同伴屍體的習慣。蒙古入侵時,一般三人一組,每人配備兩到五匹馬。如果一人死傷墜馬,同組的隊友要及時收攏屍體到備用馬上。這樣做就是爲了防止被明軍割首級。這種情況下,明軍要想割取首級,就只能等屍體掉下來“撿屍”了。而蒙古人很熱心這樣做。除了最樸素的同族之情外,還有物質獎勵。被救者回去之後要把自己的戰利品甚至家產拿出來和救助者平分,而要是救回來的是一個貴族,那麼更是可以任意挑選此人的武器裝備馬匹錢財。比如俺答汗的兒子負傷墜馬,就被手下拼死救了回去。除了護主心切之外,回去後的物質獎勵也是一大動力。這個不光蒙古人有,清軍也有類似的習慣。比如崇禎十三年五月明清松杏大戰,明軍集火攢射,將一名清軍將領射落馬下,“賊甚披靡,不敢停留,將賊屍拉馱”,倉皇逃命。我們從一個戰例來具體分析。七月清蒙聯軍進攻中左所,明軍一炮打死三名騎兵,“直見衆賊下馬擁集拉抬,其死屍盡被拖去”,明軍只來得及搶到打死的馬匹。之後又一炮打死幾個清兵,屍體也是被立即拖走,明軍想割首級都來不及。

有一個戰例,可以從側面證明蒙古人拖屍體的效率有多高。成化十九年七月,韃靼小王子部3萬餘進犯,明軍萬餘出擊。明蒙雙方在夏米莊爆發大戰,作戰兩日一夜,期間戰鬥頗多反覆,雙方互有勝負,最終蒙古敗退。此役,明軍擒敵1人,斬首17級,獲馬54匹。明軍陣亡586人,傷1101人,戰馬損失1070匹。小王子受挫之後,不甘失敗,又進犯馬鋪山。明軍連續出擊,數日之內多次擊敗韃靼,迫使對方撤退。這一波明軍生擒1人,斬首15級,獲馬18匹。明軍死亡2人,負傷224人,損失戰馬136匹。蒙古輸了,結果明軍賬面損失更大,這是不合理的。可以推測蒙古的實際損失肯定更大,也可見其拖屍體的效率之高。

但最重要的,是因爲戰略意圖的不同導致的作戰形式的不同。漢武帝時期對匈奴是戰略進攻,明中後期面對蒙古時戰略相持/防守。漢武帝時期追求的是殲滅戰,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爲主要目的。這種作戰心態導致的漢軍作戰特點是勝則大勝,敗則大敗。勝則斬首幾千數萬,一旦失敗,漢軍自己往往也損失慘重。比如元光五年漢軍四路出擊,結果兩路失敗,損失過萬。太初二年,趙破奴率領兩萬騎兵出擊,全軍覆沒。最著名的當屬李陵,五千步兵就敢孤軍深入,以至於遭遇優勢敵人,全軍覆沒。究其原因,也是當時這種鼓勵主動出擊的風氣所致。

中後期的明蒙,雙方打的是相持戰,這種仗的特點是:麻桿打狼,兩頭害怕。雙方都沒有勇氣與決心與對方打戰略決戰,大部分時間都是拉開戰線對峙,真正交手往往都是以小隊斥候戰的模式進行。比如正德御駕親征那次,明蒙雙方十幾萬大軍對峙,最後明軍不過斬首16級。即使按照前面分析的,蒙古人有奪回死去同伴屍體的習慣,但是仔細想一想:如果雙方按照漢匈漠北決戰的對抗強度打,蒙古死傷數萬人,蒙古人總也不可能高效到只在戰場遺留下16具屍體吧。更別提在這種慘敗的局面下,恐怕也沒人顧得上這事了。所以只有一種解釋:雙方主力並未進行戰略決戰,很可能是以主力對峙,小分隊在陣前打斥候戰這種模式來戰鬥的。可參考普瓦提埃之戰,當時數萬摩爾人從西班牙入侵法國,圍攻普瓦提埃。法國統治者查理·馬特爾率軍增援,摩爾人後撤。在接下來的六天裏,摩爾人一路後撤,法國人一路追趕,但雙方都沒有立即進行戰略決戰的意圖。這一階段,雙方之間的直接衝突以小規模斥候戰、散兵戰爲主。如果不是摩爾人最後下定決心,要跟法國人打一場決戰,那麼結局很可能就是雙方一路斥候戰,最後以摩爾人退回穆斯林領地而告終。在以戰略進攻爲主旋律的漢武帝時期,也出現過萬人相持,無果而終的情況。天漢四年,李廣利再度率軍出征,與單于在餘吾水進行了十多天的戰鬥,雙方共投入二十餘萬人。此次戰鬥,史書中沒有記載具體的傷亡斬首數字,推測可能是相持戰,雙方主力沒有進行類似之前的戰略決戰。雙方主力沒有一決雌雄,只是因爲另一路公孫敖萬餘人被左賢王擊敗,漢軍才選擇撤退。

這一時期明蒙雙方唯一的一次決戰是土木堡,兒十萬明軍慘遭覆滅。但這次戰鬥,從現有史料來看,也先最開始並沒有與明軍決戰的意圖。最開始是典型的相持戰,雙方几十萬大軍互相對峙,只有小規模的斥候戰發生。如果不是明方昏招迭出,也先實在拒絕不了這送上門的大餐。英宗的這次御駕親征,大概率會跟明代其餘萬人規模大戰一樣,雙方對峙半天拉倒,各回各家。這一模式與普瓦提埃之戰類似。另外如果對比明代開國與中後期的戰略,我們會發現前者具有與漢武帝時期相同的特點。也是勝則大勝,敗則大敗。這是因爲明初對蒙古也是戰略進攻態勢,明軍有決心也有能力跟蒙古進行戰略決戰。這一時期明軍取得的戰績,絲毫不遜於漢武帝時期的漢軍。比如藍玉的捕魚兒海之戰,明軍俘虜蒙古王公貴族數千,軍士男女七萬七千三十七人,馬牛羊駝十五六萬,果真配得上大捷的稱號。原因無他,不過“攻守之勢異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超重裝輕騎兵,任何媒體或者公衆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