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無名樹村在溝店鋪鄉,漳衛新河西岸。說無名樹村有名氣,或許有二個原因:一個是無名樹村的水土孕育了名揚歐美的一代雜技明星——史德俊,再者,村子的命名源於一株無名之樹。

對於這株珍稀的無名樹,前陣子才見到。冠呈圓形,高約數米,樹皮褐灰色。樹葉互生,闊卵形,先端漸尖,葉緣中部以上有細鋸齒,手拭葉面,如榆葉般粗糙。樹枝上葉腋間,綴滿青綠如豆大的球形小果。

查閱縣誌,對於無名樹有這樣的記載:“然又其地有無名樹數株,其樹似椿,其葉似槐非槐,似榆非榆,其子似櫻桃,而核甚大。”對於無名樹的描述,縣誌記載和現實中的無名樹是一樣的。聽村裏人講,無名樹一共有三株,其中兩棵還要粗大,可惜早些年已經枯死了,現在就剩這一棵了。究竟什麼時候枯死的,沒有給出答案。自己查閱的縣誌是光緒版的,縣誌上明確記載這種無名樹是數株,估計當時這種樹還要多得多,絕不會是三株。目前對於遺存下來的這株無名樹,可惜依然沒有什麼保護措施,真擔心哪天這株無名樹也悄悄地死去。

到底無名樹屬何類,縣誌上並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查閱《古樹名木資源》,終於在此書第七章古榆、古檀中,發現了一條珍貴的記錄:“吳橋縣無名樹村,有一棵榆科屬的小葉樸,明永樂年間建村時,這裏有一片小葉樸林,鄉民不知何樹,於是命名叫‘無名樹’,一直延續至今”。

從這段記錄上看,無名樹村建村於明朝永樂年間,而無名樹最初是成林的,延續到今天至少已經有六百年的歷史了。如此古老的小葉樸,在河北省僅此一棵,足見其珍罕程度了。榆科小葉樸,原生中國,別名又稱沙樸、青樸、撥樹、千粒樹、樸榆、桑仔、朴子樹、小葉牛筋樹。至於爲什麼會在這裏出現成片的這種樹呢,沒有找到答案。我縣文人雅士把它附會描述成某一天,一隻鳥兒挾一粒種子,落在這裏,滋生繁衍而成林,這只是一種詩人的浪漫想象罷了。

有了這些知識,我們現在可以明白了,無名樹並非無名,最常用的學名是沙樸了,或者朴樹,屬於榆科。所謂“樸”,就是木皮,由於朴樹的幹皮質的粗糙,皮孔顯著,加上葉片粗糙如沙,所以名之爲“沙樸”。在百度上查朴樹條,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朴樹,原產中國南部及韓國和日本。高可達20米;樹皮灰色,光滑;當年生小枝密生毛。葉質較厚,闊卵形或圓形,中上部邊緣有鋸齒;三出脈,表面無毛,背面葉脈處有毛;葉柄長約1釐米。花雜性同抹;雄花簇生於當年生枝下部葉腋;雌花單生於枝上部葉腋,1—3朵聚生。核果近球形,單生葉腋,紅褐色,直徑4—5毫米;果柄等長或稍長於葉柄;果核有網紋或棱脊。花期5月,果熟期10月。

無名樹就是朴樹,雖然有了自己的名字,但我還寧願稱這株樹叫無名樹。

無名樹村因爲有了無名樹而得名,事實上還有兩條原因讓無名樹村有了名氣。

其一:“邑城東無名樹莊西一帶,地中多碎磚瓦,雨後有掇拾古錢及珠寶者。”既然能把這條信息寫入縣誌,我想,拾到古錢及珠寶的也絕計不會是一人,講到有碎磚瓦,讓人想象得到,這無名樹莊歷史上的某一個時期,這裏一定住着某個望族,至於如何破落下去,雖然無從考究,但至少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至於這個望族和無名樹有沒有關聯,更無從探究了。其二:“又時至上元於莊西登高遠望時,有仙燈出現,自南而北若連綴者。”從這條信息看,是不是迷信權且不說,至少給無名樹莊賦予了某種“仙氣兒”,就象無名樹本身一樣,樹和村都給世人留下了一個謎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