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知丨你不知道的鼎湖山植物故事

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著名植物學家陳煥鏞院士創立,也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個保護區(建於1956年),記錄有2291種維管植物分佈,其中有138種蕨類植物、30種裸子植物、2123種被子植物,此外還有187種苔蘚植物和836種大型真菌。

鼎湖山(伍志鍇 攝)

生活在鼎湖山的植物承載和見證周邊社區的發展,也成就了中國的第一個保護區在此誕生,啓航中國保護區的事業。鼎湖山的植物譜寫的歷史故事,爲後人留下了濃濃的歷史厚重感,也展現了其獨特的生命魅力。

一、植物與社區文化

鼎湖山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境東北部,肇慶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鼎湖山周邊民衆祖祖輩輩依山傍水,山撫育人,人保護山,二者結成了休慼與共的關係。鼎湖山的植物得到了村民們的充分利用,成了他們歷代傳承的寶貴財富。這些植物現在也成了鼎湖山的特產,促進周邊社區的經濟發展。

人面子( 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

漆樹科人面子屬,花期4-5月,果期8月。撥開種皮,內部的種子呈現人面形,故而得名。《廣東新語》記述:“山居家,其祖父欲遺子孫,必多植人面、烏欖。人面賣實,烏欖賣核及仁,百餘年世離其利。”鼎湖山周邊的蕉園村祖輩幾代人都有食用人面子的記錄,家家戶戶門前都會種一棵人面子,也成了他們的傳家寶。鼎湖山最大的人面子樹位於慶雲寺下層平臺。當地人在它們的果實成熟後採摘,醃製,脆爽甘甜,美味可口。在鼎湖區的一些飯店,人面果是最受歡迎的餐前開胃果之一。

人面子(彭麗芳 攝 )

人面子種子(圖片來自網絡)

五指毛桃( Ficus hirta )

學名粗葉榕,桑科榕屬,葉成型後,有些成五指的形狀,故而得名。鼎湖山周邊村民將其根部用於煲湯,最常用於煲雞,煲豬骨,湯香甜濃郁,口齒留香,是當地人煲湯的代表植物之一,現廣泛見於鼎湖區餐飲酒店及家庭的餐桌上,成爲能引發鄉愁的植物味道。

五指毛桃(彭麗芳 供圖)

紫背天葵( Begonia fimbristipula )

秋海棠科秋海棠屬,葉背紫色,故而得名。紫背天葵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鼎湖山最著名的特產。紫背天葵喜生長在潮溼的懸崖峭壁上,每年的3-10月能見植株,其他時候都是以宿根的形式生活在土壤中。當地人爲了採集紫背天葵,需攀懸崖、越絕谷,可謂驚險之極。1961年,中國科學院第一任院長郭沫若先生視察鼎湖山,品嚐了紫背天葵,寫道“客來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滿杯。”自此更是得到世人美譽。科學家們屢試人工繁育紫背天葵,雖然成功,但仍無法大規模生產。因此,紫背天葵資源顯得特別珍貴。

紫背天葵(彭麗芳 提供)

紫背天葵(宋柱秋 攝)

二、鼎湖山茶文化

肇慶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產茶記載,宋時已有貢茶,明清時鼎湖山茶已名聲顯赫。肇慶鼎湖白雲茶是嶺南歷史名茶之一,《廣東新語》和《續茶經》中均提到端州白雲茶,即指鼎湖茶。據李初榮《頂湖山白雲茶銘》一文記載:“此茶產於白雲之巔,根盤崔嵬,柯籠煙霧,沆瀣朝零,月華霄度,春後雨前抽新,謝故菩蕾蠏日之萌,依稀雀舌之吐,採弗後時制也,合度烹新,啜溫宜日適腑。清芬入脣,煩襟亦潄,解醒比梅羹之和,佐讀代熊丸之苦,賞此清供,可以朝暮。

茶園科普園(彭麗芳 供圖)

鼎湖山分佈有許多野生的茶樹 Camellia sinensis ,其它可作爲茶飲用的植物還有15種。如野山茶,又名心葉茶 Camellia cordifolia 、殼鬥科的甜茶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以及胡桃科的黃杞 Engelhardia roxburghiana 。歷史已無法考證,著名的鼎湖茶是出自哪一種。爲傳承鼎湖山的茶文化,現鼎湖山建有茶種植園和茶文化園。

三、植物與科學研究

盾果草( Thyrocarpus sampsonii )

紫草科盾果草屬。1861年,Sh. Sampson在鼎湖山採集了一份標本,成爲鼎湖山首份主模式標本,開啓了鼎湖山植物的另一價值——科研價值。對鼎湖山植物後續的科學研究和科學發現,爲鼎湖山建立保護區奠定了科學基礎。

盾果草(圖片來自網絡)

鼎湖釣樟( Lindera chunii )

樟科山胡椒屬,是鼎湖山保護區的創始人陳煥鏞院士採集並命名,拉丁名中的 chunii ,也對應其姓chen,所以也稱爲陳氏釣樟,是鼎湖山內分佈的42種以鼎湖命名的模式標本植物之一。

鼎湖釣樟(宋柱秋 攝)

鼎湖釣樟(宋柱秋 攝)

黃花大苞姜( 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 )

姜科大苞姜屬。我國特有的花卉,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博士王英強和導師張奠湘、陳忠毅研究員在鼎湖山從事黃花大苞姜傳粉機制研究時發現,這種植物的傳粉機制與其他植物的不同,既不靠風媒也不靠蟲媒。他們經仔細觀察和實驗後發現,原來黃花大苞姜的花粉是液態的,通過自身的流動進入柱頭實現繁育。這是和它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由於黃花大苞姜大多“躲”在潮溼的懸崖峭壁上,開花又在早晨6時左右,不容易進行風媒和蟲媒的傳粉,在經歷漫長的進化後形成了這種液體花粉,以滑動的形式來繁衍傳播。這個新型傳粉機制的發現,發表在國際期刊 Nature 。

黃花大苞姜 (宋柱秋 攝)

黃花大苞姜 (宋柱秋 攝)

四、植物與鼎湖山保護區的管理與保護

植物是自然保護的對象。植物對鼎湖山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和保護中扮演者各種各樣、不可或缺的角色。

錐慄( Castanopsis chinensis )

殼鬥科慄屬,鼎湖山森林的先鋒物種,也是鼎湖山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對象——季風常綠闊葉林的優勢樹種。錐慄的果實是鼎湖山內廣東省省鳥——白鷳及其它鳥獸類的美食,每年的11-12月果實成熟。因果肉美味香甜,周邊村民喜歡撿拾回家食用。保護區制定了管理規定,不允許村民撿拾錐慄種子。起初村民非常不解,覺得不砍樹就是保護森林,爲什麼不讓撿拾掉落在地的錐慄種子。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科普宣教下,他們知道了人爲撿拾錐慄種子,一會影響森林中錐慄樹種的自然更新,二會破壞鳥獸的取食生物鏈,從而破壞生態平衡。難道你忍心去和可愛的白鷳搶食物嗎?現在村民慢慢理解了,生態平衡的理念在村民心裏生根開花 。

錐慄(宋柱秋 攝)

錐慄果實(圖片來自網絡)

荷木( Schima superba )

山茶科木荷屬。20世紀70年代,生物防火林帶的理念興起,鼎湖山保護區苗圃地種植了66種植物,用於篩選適用於鼎湖山防火隔離帶樹種,最後選出荷木作爲鼎湖山防火帶上種植。荷木,耐乾旱貧瘠,樹冠濃密,葉片厚革質,含水量大(達到42%),更兼樹冠高大濃密,能組成高高的防火牆,生命力頑強,即使被火燒過,第二年便能恢復生機,而且在鼎湖山分佈有荷木,說明這裏的環境條件適合荷木生長。基於此,荷木便成爲鼎湖山防火隔離林帶的當家樹種,目前已經形成茂密的林帶,偉岸挺立,時刻保護着鼎湖山。

荷木(彭麗芳 提供)

荷木果實(圖片來自網絡)

鼎湖山上千種植物一年常綠,愈發鬱鬱蔥蔥,靠着自身智慧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在我們不經意間與鼎湖山周邊居民和鼎湖山保護區的保護文化彼此碰撞出更多有趣的故事,爲後人津津樂道。

參考文獻:

1. 張雲鈴,劉明安.鼎湖山志[ M] .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3

2. 何崚,陳偉明等.肇慶學報 [ J],2016,4(37):42-47

3. 屈大均.廣東新語[ O]

4. 肇慶市端州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肇慶市志[ M],1996

5. 張河遠.廣州市生物防火林帶體系研究[ D],2007

6. 葉萬輝等.櫛風沐雨 開創進取—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5週年紀念文集[ M],廣東科技出版社,2012

7. 黃栢權.嶺南佛教文化的特色及其傳播[ J],西江大學學報,1998,2(38):71-78

來源: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