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宏圖時期:運籌帷幄均從劉邦漢業利益出發,深得漢高祖賞識

漢高祖曾這樣評價張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張良是一個胸藏韜略、腹有奇謀、眼光高遠、長於決斷的人,但他的每一次“運籌帷幄”謀略,總是從劉邦的核心利益角度出發,因而深得漢高祖的賞識。

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率軍進入咸陽後,曾被秦宮裏華美的陳設、漂亮的宮女,以及數不盡的金銀珠寶所迷惑。作爲市井出身的他很想住下來霸佔一切,讓自己快活一番。張良覺得劉邦這種不思進取、暴淫無度的想法會毀掉統一天下的大業和自己人生抱負,於是就從劉邦統一天下大業這個核心利益角度出發,勸說他目前要先贏取民心:“正因爲秦王朝暴虐無道,天下才反叛它,所以沛公您今天才能進入咸陽,來到這裏。我聽說,大凡爲天下剷除暴政、替天行道的人,都應當以樸素爲本。如今沛公您剛剛進入咸陽,就想貪圖安逸,沉溺於聲色犬馬,這就和人們通常所謂的‘助桀爲虐’沒有什麼區別。”

張良的話雖然刺耳,但能直戳劉邦核心利益的痛點,以劉邦的精明,當然能夠領悟此言的要理:天下大勢未定,就算擁有再多的珍寶,也只會爲自身引來禍患,只有先贏取民心,纔有可能贏得天下。明白了此道理,劉邦立即平息了內心的慾念,下令封存秦宮諸多寶物,以及安撫民衆諸多舉措,隨後還軍灞上。

劉邦回到灞上後,着手實施張良提出的“贏取民心”謀略。他召集關中父老集會,向他們公開宣佈:“根據懷王與諸將的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我將成爲關中王。現在我與諸位約定三條:廢除秦的嚴刑苛法,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約法三章”。劉邦此舉贏得了關中地區的民心,這爲他後來從漢中回師關中,平定三秦,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羣衆基礎,同時劉邦對張良的謀略也非常賞識,從此幾乎對張良的意見是言聽計從。

憂心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爲劉邦排憂解難,進一步深獲器重

劉邦進駐咸陽後,聽信他人教言,派兵把守函谷關,不讓項羽入關進入咸陽。項羽火冒三丈,一舉發兵攻佔了函谷關,於是原來在戰略上互相配合的兩軍變成了劍拔弩張的敵對力量。項羽積極備戰,第二天準備再次攻打劉邦,大有消滅劉邦軍隊之勢。爲此,劉邦憂心忡忡。這時,在衆多將領謀臣一籌莫展之際,張良覺得此時正是劉邦急需自己時候,於是挺身而出,認爲劉邦還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來應對項羽,目前只能採取緩兵之計,默默積蓄力量後再與之決戰。爲此,張良勸說劉邦先向項羽說明情況並予以賠禮道歉,以解燃眉之急。劉邦自然心領神會,笑逐顏開。

在項伯周旋幫助下,劉邦帶着包括張良在內的一百多名隨從,前往鴻門拜見項羽。

見到項羽後,劉邦趕緊上前說明情況並賠罪。項羽接受劉邦的賠禮道歉後,下令擺酒設宴,以答謝劉邦前來冰釋前嫌。席間,亞父范增屢次給項羽遞眼色,並三次舉起玉玦,要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不爲所動。他只好叫來項莊,要他在宴會上舞劍助興,乘隙一舉結果劉邦。項伯見狀,也趕緊拔劍伴舞,刻意保護劉邦,但有幾次,項莊險些得手。

這可把張良急壞了,立即靈機一動,起身步出營帳外,找到樊噲,囑咐他要進去保護沛公。樊噲的到來,當時一下子鎮住了項羽。這時,劉邦便起身藉口要上廁所,並順便把樊噲叫了出來。劉邦本想向項羽告辭後再走,但張良和樊噲勸說劉邦作大事就不應拘泥小節,此刻再不脫身,到時候想走就沒那麼容易了。張良自告奮勇留下來應付一切,讓劉邦先行撤離危境。至此,劉邦關鍵中憂難之事全部在張良的謀略調解下化危爲安。

俗話說“危難之際見真情”,在劉邦身陷困境、危境之際,張良能夠挺身而出,力挽巨瀾,無疑進一步贏得了劉邦的器重,成爲劉邦有所倚重的股肱之臣。(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