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廣場的北面與賽車競技場相對的是高大莊嚴的大教堂,它就是由特拉勒斯的安特米烏斯和米耶的伊西多爾在532年到537年主持修建而成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基督教採用羅馬長方刑堂結構修建教堂,世俗建築物用來團結民衆,而教皇帝不過是個人罷菲亞教堂的一幅鑲嵌畫,利奧六世跪在基督面前,接受“神聖智慧”的授權。聖索菲亞教堂主大廳內景聖索非亞大教堂剖面圖君士坦丁堡索菲亞教堂外景(6世紀遺址,現爲土耳其伊斯坦爾博物館)。

聖索菲亞教堂剖面圖會在教堂則用來匯聚信徒。但教會想在教堂增建穹頂,它代表在教徒頭頂上的天國。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認爲是最完美、最莊嚴的有穹頂的長方形大教堂。大教堂在長方形平面上修建了高達60米的半球狀屋頂,用1米的厚度頂住粗柱、牆垛、拱扶垛、拱頂等,保持平衡。

當信徒離開奧古斯都廣場進入聖索菲亞大教堂,穿過柱廊來到中庭時,衆多的建築物簡直讓人目不暇接,當跨過門廊進入殿堂時,總會不由自主地朝裝飾着耶穌聖像的穹頂望去,只要朝光束照耀下的天頂看上一眼,就會沉浸在被神聖威嚴的氣派壓服和靈魂昇華的情感中。

出於對這種象徵的敏感,君士坦丁堡人每個週六和週日都自覺來到教堂,接受神靈的洗禮。這個鋼印被用在麪包上蓋印從奧古斯都廣場到金門是君士坦丁堡的通道之一,延伸着一條有紀念性意義的街道——梅澤大道。

兩邊都是柱廊,柱廊盡頭開設有商店。這條街道分別由圓形和長方形的廣場交替組成——君士坦丁廣場、提奧茲多廣場、公牛廣場、阿卡狄烏斯廣場等等。其他東西走向的重要街道都是以同樣的方式出現。

與之相反,次要街道卻很狹窄,曲曲彎彎,根據羅馬分區的傳統,從北到南的街道傾斜,有時甚至是一段階梯。相對通行方便的交通主要幹道,這兒的交通狀況也一直是讓君士坦丁堡人感到頭痛的一大問題。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