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見證歲月滄桑的劉公島東村石碾子

石碾,曾經是鄉村的歌者

吱吱呀呀的旋律

穿過時空的隧道

爲鄉村做着最爲直觀的人文詮釋和歷史記錄

攝影:於雨晴

東村是劉公島現存唯一的村落。在村西頭至今還保留有一盤舊時留下來的古老而簡單的生產工具——石碾子。

過去,石碾子在農村是很普遍的,稍微大一點的村莊都會有一盤,置於碾坊或者村莊一處,是全村的公共財產,也是勞動生產民俗的重要體現。這類應用比較廣泛的民俗在生產活動中產生,多方面反映着人們的生活觀念,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而如今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環境規劃等變化,大部分能體現這類民俗的物品都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過去村民使用的石碾子(資料片)

人類爲了生存繼而產生了習俗,從簡單打製的狩獵工具到磨製的生產工具,石器工具在人類發展史上承擔着重要作用。隨着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工具不斷增多,無論是在黃河流域還是長江流域,石器工具無處不在,在小農經濟時代的生產生活中,起着無可替代的作用。即便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在我國的大部分農村,還在繼續使用着如碾子、磨盤、碌碡、兌臼等,劉公島東村自然也少不了這些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器具。

清代的劉公島東村石碾子(資料片)

石碾子結構並不複雜,主要分碾砣、碾盤,再加上碾架、碾座幾個部分,本地石碾子多爲質地細膩、硬度高的青石或者花崗岩製成,是由一整塊厚大的平面圓形石頭做碾盤,碾盤上再放置一塊圓柱形的碾陀。石匠在碾盤和碾砣上做剁斧條紋,這些條紋可以把碾碎的糧食自然推到碾盤外沿,以便操作人採集。槐木或者柞木等硬雜木做的碾架,以碾盤中心做軸將碾陀和碾盤連接在一起。使勁推動碾子就可以軋碾穀子、水稻、玉米、大豆、小麥、高粱等農作物了。

推碾子光有力氣是不行的。一個碾子要前後兩個人推,後面的一個人還要邊推邊掃着碾盤上的糧食。除了給糧食脫粒,壓面時每次放多少,什麼時候開始籮面也是有講究的,否則,碾壓出的糧食數量和口味都會受到影響。碾到一定時候,就要掃起來,用籮把面篩出來,剩下的渣子繼續再碾,反覆地把大部分糧食都磨成面爲止。春天,可以把地瓜幹碾成地瓜碴,一點一點把瓜幹碾細,可以熬稀飯喝。到秋天,玉米下來了,照樣可以把玉米碾成碎渣。碾子隨着季節的變化,爲村民磨壓着不同的農作物,閒暇之時,碾子周邊又成了孩子們玩耍嬉戲的好地方。

攝影:於雨晴

據老人講,島上這盤石碾子原本位於東村北街房巷之間,後來被搬運到東村石橋北處。1945年,島上國民黨軍隊離時,用這盤碾子碾壓稻穀幾天幾夜,作爲撤離物資帶走。直到1970年前後,隨着磨面機、脫粒機、粉碎機等機械化工具的普遍應用,石碾子退出了歷史舞臺,島上這盤石碾也同樣閒置不用了。

攝影:劉彬

多少年來,它爲島上的居民默默地奉獻着,圍繞着軸心,不知道轉了多少輪迴,碾砣和碾盤上的軌道條紋,早已被歲月磨平,碾架也被風雨刻上了深深的裂紋。

如今它像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默默地蹲守在海上的這座小島,風風雨雨中,見證着劉公島上的歷史,見證着東村的世事變遷。現在,它完成了島上百姓賦予它的使命,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化作東村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傳承着那些久遠的歲月。

編輯:鍾春燕

來源:綜合自《坐馬紮聽故事》

校對:孫美玲 於雨晴

審稿:滕騰 於智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