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衡量一輛車安不安全往往會看這輛車的鋼板厚度或者車身重量,有些老司機甚至會通過按壓車門板或者發動機蓋進行判斷。

很多年前,日系車往往因爲皮薄而被吐槽不安全。隨着材料技術的進步,再也不能看薄厚程度來判斷安全性了。

高強度鋼、超高強度鋼、熱成型鋼是幾種常見的車身材料。材料有兩個很重要的值,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簡單一點可以理解爲這兩個數值直接體現材料的堅硬程度。

屈服強度可以理解爲需要用多大的力把材料弄變形;抗拉強度可以理解爲需要多大的力把材料弄斷,它們的單位都爲MPa。

各種材料的屈服強度和拉伸強度如上圖所示,理論上數值越大的材料安全性越高,但對於駕駛艙的人員來講,並不是越硬越好。聽起來有點矛盾,你想象一下內力就知道了,縱使你穿着鐵布衫,內力依舊能把你震傷。

發生碰撞時也是如此,如果材料不能把碰撞時產生的動能吸收了,必定還是會傷害到車內的人員。所以,車身各處的材料是不一樣的,材料的吸能效果不一樣,爲什麼不採用吸能效果好的材料呢,無它,成本的原因。

一些高級的車型往往會採用超高強度鋼和熱成型鋼混合使用,看前面的數據也可以知道這些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屈服強度都很高,這也意味着它們的防護能力大。事實上熱成型鋼的成本要更貴,因爲它更加薄,輕量化好,可塑性也更加強。

熱成型鋼往往用來構造座艙,可以說它們是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了。前面也說了,受制於成本,不是所有車型都會用熱成型鋼。安全性世界知名的沃爾沃XC90的熱成型鋼比率爲40%,已經是非常高的水準了。

以前,熱成型鋼一般用於中高端車型,實在是受成本限制,不過隨着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熱成型鋼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本已經得到控制。上汽通用五菱和寶鋼、上海大學、上海交大等5家單位聯合,用了5年多的時間終於突破了熱成型鋼技術。

五菱旗下凱捷這款車型就率先享受了科技帶來的紅利,凱捷車身上熱成型鋼的比例佔到了10.1%,分別位於ABC柱等重要位置。試想一下,一輛不到10萬的車,能用這麼好的材料,還真是科技帶來的進步。

熱成型鋼並不是五菱凱捷唯一的亮點,高強度鋼的比例佔到了63%,此外還有超高強度鋼和鋁合金等材料。我們看凱捷整體的骨架也可以發現這輛車在材料上已經媲美中高端車型了,僅從材料來看也可以發現凱捷這款車的誠意真的很大。

雖然我們暫時沒有途徑得知國產熱成型鋼的造價幾何?但一款不到10萬的車都能裝備,那麼是不是意味着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產車都能配備?如果車企捨得花更多的成本在熱成型鋼上,那麼其比例達到XC90的40%也不是不可能。

以前我們經常稱讚某款國產車是陸地坦克,有了成本可控的熱成型鋼,以後的國產車都是陸地坦克。

想必大家都聽過中保研碰撞成績吧,一輛車安不安全,在中保研一撞下就能露出馬腳。從這麼多的碰撞車型中,我們發現了很多十來萬的國產車型比很多貴不少的合資車的成績都要好上不少?怎麼做到的呢?

這其實跟國產車比較肯花成本有關,把錢都落實了。前面我們所說的熱成型鋼,其實很多國產車都有使用。成本是高很多,但在國產車企的眼中,一旦發生安全缺陷,對車企來說是致命的。

榮威RX5 MAX碰撞的綜合成績爲G,具體到碰撞細分項,它只有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爲P,關係到人員安全的安全指數、車輛安全輔助指數等都爲G,成績非常不錯。

榮威RX5 MAX的成績這麼好,主要是因爲其ABC柱都由950Mpa屈服強度的熱成型鋼組成,A柱內還有熱成型加強板,前排車門還有熱成型防撞梁。

除了材料外,它還採用了籠式車身結構(安全性好),前防撞梁吸能盒體積大,吸能效果是以往的4倍。除了常規材料外,國產車企還善於找小妙招,使汽車更安全。

除了榮威RX5 MAX外,國產車還有比亞迪唐、WEY VV5等車上榜,這些車也都是G級成績,而在用料上也是以高強度鋼、高強度鋼、熱成型鋼爲主。

事實上,很多被中保研拿來測試的國產車都有不錯的成績,就連造車新勢力也是如此,小鵬G3也獲得了G級成績。

其中3個G的安全成績在測試的車中名列前茅,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測評結果均爲良好;車頂強度、座椅/頭枕測評結果均爲優秀(G)。

小鵬G3車身高強度及以上鋼材使用比例達到 70%,其中超高強度鋼板(980-1180MPa)佔比達到6.7%,1500MPa熱成型鋼板佔比高達 7.5%,前艙蓋採用輕量化高強度鋁合金材料,高強度的用料纔是安全的保障。

這些大面積的“高強度”材料的成本無疑很高,在大家看不見的方面,國產車依舊如此肯下成本,可謂良心十足。

國產車的進步是看得見的,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也足夠用心,不計成本,採用了大量的“高強度”材料,保障消費者的用車安全。當然了,國產車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三大件等硬件層面上還需努力。

我們相信國產車一點點的進步,最終會量變產生質變,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