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建東

2020年11月3日,聯想集團(HKSE:992)(ADR:LNVGY)公佈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二財季業績。從數據來看,聯想本季成績不可不謂之亮眼——單季營業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進入了阿里、騰訊這些巨頭的“單季千億俱樂部”,本季堪稱聯想歷史上最強勁的財季表現。財報發佈後,11月4日聯想港股截至下午4點,股價一路大漲8.35%。

而戰績中最顯眼的,也是幫助聯想斬獲此戰功的首要功臣,依然是聯想的“開國老臣”——PC端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營業額同比增長7.6%, 達到793億人民幣。這頗讓一些預測機構大跌眼鏡,此前關於PC業務已到達天花板的言論甚囂塵上。如高盛公司曾在今年3月宣佈,將聯想集團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4.3港元。高盛甚至將聯想集團2020至2022財年每股盈測分別降4%、23%及32%,理由是對亞洲科技市場的不信任。

IDC也曾在今年初預測全球PC市場出貨量將出現下降,數字從2020年第一季度PC出貨量將下降8.2%,到第二季度將下降12.7%,並且下半年還將出現市場下滑。這種分析並不是從今年纔開始,市場上各種機構在最近幾年都“情緒悲觀”。

在財報公佈當天,聯想北京總部召開的Q2業績發佈媒體會上,楊元慶對機構的詫異未卜先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機構不是預測而是總結。我們在第一線的感受才最直接。”

聯想在頻繁打着這些悲觀調研機構的臉。

PC爲何仍有後勁兒?

正如張磊在《價值》一書中所言,“長期研究=關鍵時點(產業的變化的時間窗口)+關鍵變化(環境的結構性變化)。”聯想的PC業務生命線要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去理解。

不可否認,今年對於各行而言都無疑是關鍵時點。PC業務抓住了疫情環境下所帶來的機遇,不被機構看好的聯想的PC業務承擔起了“壓艙石”的作用。

疫情之下,全球的在家辦公、在線學習、遊戲需求增長迅速,國外的成熟市場增長更爲迅速,驅動了電腦、顯示器等的需求上漲。而要滿足這些居家學習和辦公的需要,基礎架構如服務器、存儲的需求也有很大增長,並且這一需求增長將不僅是疫情期間的增長――這段時間讓很多家庭感受到,一家一臺電腦可能不夠用,大人要辦公、小孩要上課,人手一臺電腦或平板的需求突出。正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爲,電腦和平板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兩三年持續擴大,包括基礎架構的需求。

Gartner(2020年10月)圖源:電子產品

IDC、Gartner的最新統計報告都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繼續呈現雙位數增長,聯想出貨量、市場份額雙雙世界第一,其中市場份額達到23.6%。

但疫情經濟並不意味着PC業務是“起死回生”,恰恰相反,它代表着浪潮的加速。2020年上半年計算機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076.3億元,同比增長6.6%,而聯想在擁有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下,PC增長率依然達到7.6%。即使中國大城市已經相當發達,但按照現保有量計算,中國PC滲透率也只有20%-30%,市場前景仍有極大的想象空間。而現有存量也在發生變化,疫情中的在線教育興起等因素,使得“一家一臺”的PC狀態向一家多臺轉型。疫情也更彰顯了全球化的趨勢本質。

歐美強調教育公平性,所有學生回家上網課,不能有電腦的學生能上,沒有電腦的學生就不能上。因此公立學校成批購買電腦,每人一臺。這存在一定浪費,因爲很多家庭有電腦,但要照顧沒有電腦的學生,於是也造成了PC供應緊張。教育在歐美是一個單獨門類,主力產品是基於谷歌chrome操作系統的chromebook,在美國、歐洲、日本都是最常見的門類,目前供應極其短缺。

楊元慶曾在上季度財報公佈會表態,“全球化使全世界的人受益,對於發明技術的企業,全球化能讓技術的價值化更大,這樣纔能有更多的錢投入創新”。顯然這種趨勢正在發生。

根據研究機構數據,銀行IT投入規模在2020年達到1351億元,同比增長9.8%;保險IT投入規模在2020年達到412億元,同比增長22.4%,我國金融信息化總體規模接近2000億元。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雲計算整體規模達到1334億元,同比增速38.6%,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700億元。

從上述業務的增長可以看出,聯想的雙循環路線未來可期。

聯想的戰績需要我們重新思考中國製造的價值。長期以來,輿論普遍認爲中國製造的優勢就是勞動力低廉,但在價格優勢正在逐漸消失的過程中,另一種能量得以彰顯——中國有足夠的勞動力使得製造的上下游、整個供應鏈的聚集成爲可能,產生集羣效應。而我們的勞動力始終是與我們的消費者羣體高度綁定的,這是中國製造與中國市場彼此共生的強大活力。

我們應如何期待聯想的未來?

正如這段時間大火的一詞“內卷”一樣,我們總是容易擔心PC市場發展到頭了。但避免內卷的最好辦法,就是把一個封閉系統的開放。用新的模式和管理,打破內卷的傾向。

聯想不僅把PC拓展出了差異化的品牌與平板市場,更開始在海外發力。聯想現在百分之七十多的銷售在海外,同時海外的很多產品是在中國研發、中國生產,這就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就業。這都表明這場戰役的中場戰事還尚未到來。我們應當把研究週期拉長,尋找生意、生態的要素演變,看未來的發展趨勢。

從該層面講,聯想聚焦高增長和高端細分領域的策略正在見效,各品類產品均實現出貨量顯著增長:遊戲類產品增長57.6%,超輕薄產品增長48.7%,圖形工作站增長13.5%,Chromebook增長達到124.7%。

其次,聯想對機構的判斷一語中的。基於數據約等於基於歷史做判斷,而數據本身沒有觀點。投資人不應以找到數據呈現的規律作爲終點,而是要把數據反映的規律作爲研究分析的起點,拷問自己對數據背後真相的理解。

例如,與機構對亞洲科技市場不信任的背景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聯想附加軟件及服務同比增長25%,運維服務同比增長91%,解決方案服務同比增長68%,設備即服務更是增長高達210%。同時,電商業務營業額也取得了41.8%的同比增長。而主打數據中心的聯想中國業務本季度盈利也持續改善和提升,營業額同比增長8%。其中軟件定義基礎架構業務營業額同比增長90%,環比增長54%。可以說機構的不信任有些“杞人憂天”了。

即使是同樣的數據也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理解與信念。據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黃偉明透露,“聯想剛剛在美國發了總額十億美元的十年債券,非常成功,很受歐美和亞洲機構投資人的歡迎。”

聯想採取的“全球化+本地化”業務戰略,PC業務依然會是征戰沙場的老將。聯想預計,2020年個人電腦市場的總量將比前一年增長2500萬,逼近3億臺大關,並且設備和雲基礎設施的增長趨勢還將長期持續。

根據財報顯示,聯想移動業務收入環比增長39%。聯想除繼續鞏固傳統優勢市場拉美、北美的地位之外,開始加大了在歐洲及亞太市場的開拓力度,增長顯著。未來,移動業務將持續利用強大的產品組合和5G創新驅動未來的盈利增長。

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盈利水平持續改善,其中雲服務IT基礎設施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4%。未來,聯想將從硬件拓展到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進而疊加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拓展,爲企業客戶提供私有云、公有云和多雲管理的解決方案及服務。

面對疫情中的逆勢崛起戰果,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科技對於人類而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不可或缺。新常態催生了客戶的新需求,而我們將通過不懈努力予以滿足。過去這個季度的強勁業績是我們不斷努力的成果,而未來,我們還將憑藉深入執行服務導向的智能化轉型戰略,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增長。”

新的財報階段性證明了聯想PC業務強大的生命力。或許在數據的背後,PC的真正敵人只有基於歷史的偏見。更何況歷史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證明,pc行業仍屬於朝陽產業,或許機構應該重新思考對行業的評估調研模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