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彭倩 川觀新聞記者 王代強 文/圖

竹林環繞的汽車營地,竹景裝點的農家小院,竹材搭建的觀景平臺……11月30日下午,參加全省竹林風景線暨林業園區建設現場會現場的嘉賓們,走進位於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的高橋竹村,爲這裏的美麗風景和發展脈動點贊。

“幾年前,我們村還叫高橋村,是個‘空心村’,村民外出打工,撂下土地荒蕪,守着古鎮旅遊資源卻一直髮展不起來。”村支書胡楊說,近年來,高橋村圍繞竹子做文章,發展定位從過去的“村”變成現在的“竹村”,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能人治村,打造發展“火車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高橋村大力推進“能人治村”,選拔行政管理專業畢業人才擔任村支書和村主任,精挑竹子種植和水產養殖等相關人才充實村“兩委”班子,以專業團隊帶動羣衆致富。

按照“政府引導、村社主導、羣衆參與”原則,高橋村實行村黨組織書記和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創新“基薪+績效+集體經濟創收”的薪酬制度,把黨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牢牢捆綁在一起,使之成爲引領鄉村治理和鄉村發展的新火車頭。

2016年,高橋村240戶農戶自發將土地集中入股成立盛桔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藉助現代財政項目開挖起壟,栽植優質柑桔,新栽種苦竹、叢生竹等各類綠竹共計60餘畝。

隨後,村裏又創辦了卉園花木種植專業合作社、昌隆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了桂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翠屏區李莊鎮高橋村集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專合社和公司聯動,充實集體經濟。

“我們這裏有山有水,自然條件優越,就是缺項目和理念。”胡楊回憶,2019年初,經過村集體討論,決定籌集資金,引入企業,以市場資源撬動農村集體經濟。隨後,宜賓市三鼎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被引進建設高橋村竹特色村項目。

村企聯動,“一子落、滿盤活”

竹特色村該如何建?找專家諮詢,一番諮詢下來,方向逐漸明確:突出竹特色,規劃建設竹基地、竹庭院、竹遊道、竹建築、竹工藝、竹加工、竹博覽、竹文化、竹民宿、竹餐飲十個竹產業,要把高橋村建成農文旅融合的立體循環農業。

建項目,得有資金。此時,村企聯動的優勢得以凸顯。村集體出資源、出人力,企業出規劃、出資本,投入1500萬元完成高橋村第一期項目建設,建成雨霖亭、祝願亭、飛躍亭、竹酒亭等多個純竹結構建築,高橋村迅速成爲宜賓近郊旅遊的網紅打卡地。

“3年前村裏沒有一家農家樂,現在開辦了20多家。”胡楊說,在度假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當上老闆,土特產成了搶手貨。“最多的時候,我一天就賣出5000多塊錢的土雞、土鴨!”農民黃亞平樂呵呵地說。

“一子落、滿盤活。”胡楊介紹,村企合作是爲了互享資源,村集體入股與企業共同參與項目後期運營,形成運營公司“特色農產收入、旅遊開發收入、文創衍生收入、運營管理收入、轉包轉租收入”和農民“租金保底+務工薪金+集體分紅”獲利機制。

2019年,高橋村竹農民人均竹產業收入2640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60萬元,2020年預計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00萬元。

以“竹”爲媒,塑造融合發展新格局

如今,高橋村以竹爲名,竹自是其最亮眼的風景。胡楊說,目前高橋村已經種植了30多個竹品種,通過大規模綠化行動及有計劃的植竹工作,高橋村現已建成現代竹林基地3000餘畝,佔村種植業面積60%以上,2019年竹產業產值達160萬元,佔全村經濟產值60%以上。

有了好風景,不愁好“錢景”。今年暑假,宜賓首個樹屋國際營落地高橋村,連外國人都吸引來了。

延長竹產業鏈。高橋村引入曾偉人竹建築大師工作室、萬登貴竹編大師工作室、楊劍濤竹創意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高橋村竹編培訓基地,通過吸納村民進行竹編創作,一件竹產品能買到上千元。

高橋村就像竹子生長一樣“節節攀高”,已招引入駐餐飲服務、房車營地、主題民宿、竹創意花卉培訓工作室、教育培訓基地以及高橋村特色竹酒、竹茶、竹編和竹食品展示中心等多種業態,“春筍宴”“竹工藝DIY盛會”“竹編工藝大賽”等旅遊項目吸引遊客“打卡”。

以“竹”爲媒,塑造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格局。胡楊告訴記者,今年高橋村預計實現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帶動核心區農戶40餘戶約150餘人就地發展,戶年均增收1.5萬元以上。”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