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網絡的發展,很多患者或家屬常常需要通過網絡諮詢相關病情。當諮詢某些疾病尤其是腦積水、顱內感染的診斷和治療,只要是負責的醫生都會要求患者傳腦CT/MRI檢查片子,因爲影像學檢查的結果是醫生決定治療方案的參考因素之一。

但CT片拍照不同與普通紙質資料,我們經常接到很多患者朋友發來的片子翻拍質量太差,模糊不清,嚴重影響診斷。

有時候爲了看清楚CT片,往往需要和患者朋友反覆溝通好久,爲了幫助各位患者朋友在家拍攝出清楚的影像照片,現在就教給大家一些簡單、實用的拍攝技巧。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在醫院醫生會通過下圖儀器觀看片子,這樣圖像便非常清楚。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沒有這樣的儀器怎麼辦呢?

一、用手機拍攝藉助玻璃窗戶

1. 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找一間有陽光照進來的屋子,關掉屋裏的燈,保證陽光是屋裏唯一的光源。

2.用透明膠帶把拍攝的片子固定在窗戶玻璃上,用手機從正面直接拍攝。

3.用手機以“仰角”拍攝,使片子的背景全部是天空,避免窗外景色的干擾。

注意1:一般一張CT/MRI分成20個小格,要以“小格”爲單位拍攝,推薦1-4個小格拍成一張照片。

注意2:拍攝時一定要儘量尋找窗外沒有干擾背景的窗戶,窗戶背景過雜會影響拍攝效果。

二、用手機拍攝藉助燈光或自然光時

我們也有不少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朋友進行諮詢,家中比較簡陋沒有明亮的玻璃窗戶,但也可以拍出清晰的影像。

1.在屋內,一隻手拿着腦CT/MRI片子對着屋裏的燈光(燈光要柔和,不能是強光),一隻手拿着手機(手要穩,不要抖),對準片子拍攝。

2.在屋外,一隻手拿着腦CT/MRI片子不要對着強光用側光,一隻手拿着手機(依然是手要穩,不要抖),對準片子拍攝。

以下3張影像是患者朋友發來的影像照片存在各種問題,希望大家可以避免這些錯誤:

三、用手機拍攝以電腦顯示器爲背景

1. 打開電腦,新建一個幻燈片,不需要修改任何內容,直接點擊放映,使顯示器的背景爲單一的白色。同時,最好把顯示器本身的亮度調到最大。

2. 用透明膠帶將影像片子固定在顯示器上,使要拍攝的部分全部在白色背景內。小編的顯示器是17寸的,白色的背景剛好跟片子一樣寬。

溫馨提示:手機拍攝時關掉閃光燈,對準焦距,如果有三腳架,拍攝時用三腳架固定,避免手抖;如果沒有,拍攝時可以將手肘放在桌子上。總之,就是手不能抖,拍攝背景要乾淨,背景過雜或影像模糊會嚴重影響諮詢效果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