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建功立业者,身边都有属于自己的智囊团,比如汉高祖刘邦身边的张良,萧何,陈平,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的徐达,刘伯温,常遇春。想要在乱世之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有伯乐的慧眼,能够辨识出藏在人群中的千里马。而三国蜀主刘备,虽然也是一个极善选贤用能的雄主,但是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导致自己错失了一位大才,而这位大才最终投靠了曹操,成为了蜀汉的大敌。

他就是陈矫

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在小说演义中,他出现的频率并不高,而且远远没有与诸葛亮同等的知名度,但是他的能力却是不亚于诸葛亮的,都是人在家中坐,却知天下事的大才。当年孙策和袁术都想要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可是都遭到了他的拒绝。那个时候的陈矫认为天下雄主中,只有刘备才能折服自己,虽然彼时的刘备羽翼尚不丰满,可刘备敢为他人之不敢为,行他人之不敢行。所以一度陈矫认定刘备是未来自己的正主。

后来的一次机缘巧合,陈矫见到了刘备,在与刘备的谈论中,他发现自己并不被刘备看好,这极大的打击了陈矫,一气之下的他,选择投靠了刘备的大敌曹操。曹操见到这个满腔抱负的年轻人,给了他发挥自己的舞台,曹操本就是一个爱才之人,所以十分的器重陈矫,而后陈矫也成为了曹魏的开国功勋。

陈矫和诸葛亮一样,无论是在治世还是在军事上都有着极大的见解,他在刚加入曹操的时候便建议曹操早日灭孙,江东孙氏在吴地的统治时间越久,对曹越是不利,而历史也证明了陈矫的观点。陈矫在魏国时期,极大的发展了魏的刑典措施,降低了战时魏国的犯罪率,对魏的内部人民安稳生活有着很高的贡献。

就连曹丕都曾这样赞叹陈矫“陈季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倘若这样的一个大才能在蜀国帮助诸葛亮的话,或许诸葛亮的北伐之路也会顺利很多。蜀汉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凋敝,无人可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当时最真实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