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身邊一定有喜歡咬手指甲的小夥伴,而關於咬指甲這件事,一千年以前就有:例如古希臘哲學家克里安西斯據說就沉迷於咬指甲。一項小規模的研究顯示20%左右的成人經常咬指甲。咬指甲不僅會破壞手的外形,而且極不衛生。那麼是什麼讓一個人如此愛咬指甲?

咬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覆咬指甲的行爲。心理學家表示:“每個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咬指甲,當提及這種行爲有害時,一小部分人就會注意並改正。”雖然過度的咬指甲很普遍,但心理學家在最近的幾十年纔開始研究。

心理治療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爲這源自口欲期被壓抑的心理發展。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口欲滯留有很多原因,包括餵食過少或餵食過多、母乳餵養時間過長、母子/母女關係存在問題等。這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咬指甲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形成刻薄的性格,而且容易染上吸菸和酗酒等習慣。其他的醫學專家認爲,咬指甲可能源自內在的敵意——這畢竟是一種自殘行爲——或緊張焦慮。

新理論:咬指甲幫助我們平衡情緒

最近心理學家得出一個咬指甲更可行的理論:它能夠提供暫時的逃離、分散注意力,或者放鬆。心理學家指出許多人在刺激下(也就是心煩的時候)或者是刺激過大(壓力多大或者過於興奮)會有咬指甲的衝動。這種觀點表明咬指甲主要有兩個功效:在特定狀況下鼓舞人、能夠讓人放鬆。

由莎拉·羅伯茨和其他研究者在蒙特利爾魁北克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爲這一觀點提供了證據。羅伯茨說,“比起放鬆的狀態,人們在緊張或者厭煩的狀態下更容易有這種行爲。”其他關於咬指甲和揪頭髮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所以咬指甲並不是缺乏鋅元素的表現!別再去補鋅啦。

法國研究人員也進行過一項民意測試以檢查什麼人愛咬指甲和咬指甲是在什麼情境下。研究顯示,法國人愛咬指甲大都與他們的工作有關。26%以上的人稱,在考慮與他們工作相關的事情時愛咬 指甲。奇怪的是,購物是咬指甲的第二個原因:咬指甲可能代表做抉擇的折磨。也就是說,我們咬指甲,是因爲我們有壓力,通過咬指甲來緩解壓力;同時我們考慮一些難以抉擇的問題時,也會咬指甲。

爲什麼我們會咬指甲而不做點別的呢?

或許我們咬指甲是因爲它們就在那兒。對於一個在刺激之下想要短暫分散精力的大腦來說,手就在那兒。咬指甲能夠有立馬的“回報”(聽起來很奇怪,但是對一個咬指甲的人來說,確實能立即產生滿足感)。被咬掉的手指甲會重新長出來,所以總會有新的指甲可以咬。多咬幾次,就會這個習慣中得到快樂。所以導致不論何時,你感到厭煩、有壓力,或者沮喪時,你的大腦就會不自覺地讓你咬指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