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不足,精血虧虛,鬚髮早白,早衰,陰虛……困擾我們身體的疾病往往不是一個問題,而是各種問題相加的總和。

現代人的體質很多樣,往往是寒熱錯雜,虛不受補。總是感覺自己陰虛、腎虛、氣虛、脾虛,全身乏力、軟綿綿的,提不起精神來,脫髮嚴重,還有的頭髮早白。很多人平時雖然比較注意養生,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身體會出現一定的虛弱,還有的是由於大病之後導致的身體虛弱,都會導致出現精血虧虛的症狀。

平時很多人都問該怎麼進補?喫什什麼?喫個桂圓都上火,口腔潰瘍不斷,這樣下去,往往到最後感覺全身哪都有問題,醫生都束手無策了。

像這些問題,古人是怎麼解決的呢?難道古人不會出現麼?其實不是的,古代的醫生創立了一些非常好的方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人蔘固本丸。

人蔘固本丸是《簡易方》引的《葉氏錄驗方》中的方子。全方很簡單,我們來分析一下藥物組成和方子的功效。

方子的組成就是:

生地黃(洗)、熟地黃(洗再蒸)、天門冬(去皮)、麥門冬(去心)、人蔘。

生地和熟地

方子中用了生地黃和熟地黃,這兩味藥一字之差,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呢?這個地黃,可是中藥裏大名鼎鼎的滋陰、益腎填精的藥物。

那生地黃和熟地黃有什麼區別呢?

生地甘寒清熱,質潤養陰,是清涼滋潤的,擅長於滋陰清熱涼血。功效是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潤腸。對於陰虛腸燥便祕可以起到增水行舟的作用。

熟地甘溫,入肝腎經,擅長補血滋陰,補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虛陰虧、精少之症。主要功能:養血滋陰、補精益髓,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漏及腎陰不足的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症,還可治精血虧虛的腰痠、腳軟、頭昏眼花、耳聾耳鳴、鬚髮早白等。

麥冬和天冬

它們也叫麥門冬和天門冬,又是一對名字很像的藥物。那它們是起什麼作用的呢?其實它們經常連用,功效相似。麥冬和天冬都是味甘性寒的,都能夠能滋肺陰,潤肺燥,清肺熱,養胃陰,清胃熱,生津止渴的作用。但是麥冬微苦寒,養胃陰與清胃熱之力較弱,能入心經以補心陰、清心除煩、安神,可治心陰不足及心火亢盛之症。天冬苦寒,補肺、胃之陰效果比麥冬強大,還能入腎經以補腎陰、降腎火,可治腎陰虧虛、陰虛火旺之症。

人蔘

性味甘溫,補肺氣,補脾氣,生津,安神。

這些藥物組合起來起到了什麼效果呢?適用於什麼症狀呢?

這個方子能夠起到補血益氣,生精固本的功效。主治血虛精虧。鬚髮早白,容顏衰老;或脾虛煩熱,金水不足;或肺氣燥熱,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澀滯如淋,大便燥結等陰虛有火之證。

因爲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互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說。精血虧虛則會出現頭暈耳鳴,夜夢失眠,腰膝痠軟,月經來遲、量少,健忘等。精血虧虛,虛火浮動,出現慢性的口腔潰瘍、上火久治不愈等現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