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項與之前歷代都不同的繼承製度,也是就傳說中的“祕密立儲”。皇帝生前把遺詔當着羣臣的面放入“正大光明”匾後,等皇帝駕崩後,由衆大臣取出,宣讀誰爲太子,繼承皇位,這就是祕密立儲制度。

清朝皇帝將傳位詔書放在正大光明匾後

清朝的傳位制度似乎就是這麼神祕,不公開立太子,防止皇子周圍結成死黨,形成利益集團,威脅朝政。也不用之前歷代的嫡長子繼承製,防止朝臣提前討好諂媚太子,也不會讓手足相殘。

然而,清十二帝中,真正是“祕密”立儲登基的皇帝其實少之又少, 甚至可以說,僅道光、咸豐兩帝是“祕密立儲”的結果。

首先,清太祖努爾哈赤自然排除在外。而他也沒有太子,最後大漢之位是以實力爭奪,在“四大貝勒”“四小貝勒”的爭奪中,皇太極脫穎而出,成爲了繼任大漢。

清太宗皇太極駕崩後,依然圍繞皇位繼承展開了爭奪。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與肅親王豪格等人針鋒相對,索尼、鰲拜等人拔刀上殿,最後各方妥協,由六歲的福臨即位即順治帝,多爾袞與鄭親王濟爾哈朗攝政。

“皇父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

順治帝死後,依然沒有立過太子,孝莊太后當機立斷,立愛新覺羅·玄燁爲帝,是爲康熙大帝。然而玄燁也不過是八歲幼童,他能坐上皇位是因爲他出過天花,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強一些。

康熙倒是立過太子,但又被他廢掉了。他立太子是因爲正值三藩之亂,他對自己的人身也沒有安全。只不過沒想到的他活的很久,兒子又超級多,結果晚年出現了九子奪嫡的亂鬥。

康熙晚年爲了爭奪儲位爆發了九子奪嫡

最後,九子奪嫡的勝利者是雍正帝。雍正鑑於前朝九子奪嫡的混亂以及自己奪位的艱辛,創立了祕密立儲制度。不再公開立皇太子,而是祕密立儲,直到自己駕崩之後,由誰來繼承皇位才公告天下。

乾隆皇帝就是這麼登上皇位的。然而,雖說乾隆是第一個祕密立儲的受益者,但當時朝野上下又有誰不知道乾隆會是皇位的繼承者呢?因爲乾隆是康熙帝選定的人,從小在康熙身邊,在康熙幾十個孫子裏,只有他是康熙親自教育養大的。雍正能登上皇位,還有不少是乾隆給他的加分。

乾隆皇帝

乾隆也實行過祕密立儲,但前兩任太子都死了,最後晚年才選定了嘉慶爲皇太子。但是,嘉慶登基的時候,乾隆還活着。乾隆是自己主動退位,然後自己取出的正大光明匾後的聖旨,由乾隆本人親自公佈的。這樣的“祕密”立儲,完全沒有實際意義了。

嘉慶帝倒是真正的“祕密立儲”了,雖然繼任的道光帝是嫡長子。道光帝同樣“祕密立儲”了,繼任者是後來的咸豐皇帝。也就是以祕密立儲登上皇位的,僅此兩帝。

咸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就是慈禧的兒子,後來的同治帝,所以也無所謂祕密不祕密的立儲了,因爲候選人唯一。咸豐沒有兒子,慈禧選擇了光緒帝,光緒同樣沒有兒子,則由侄子宣統即位,而宣統六歲退位,祕密立儲就此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