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製備的黑磷晶體。深圳先進院供圖

近年來,以石墨烯爲代表的新材料蓬勃發展,二維黑磷作爲一種直接帶隙半導體迅速成爲一匹“黑馬”。四年前,剛剛從武漢大學博士畢業的王佳宏對黑磷還十分陌生。加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後,這匹“黑馬”漸漸被馴服。

2016年以來,黑磷晶體產量實現了單管四個數量級的增長,王佳宏本人也從博士後快速成長爲副研究員。

規模化製備實現量級突破

要想讓黑磷替代傳統磷資源成爲工業中的“主角”,規模化製備是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據王佳宏回憶,早期重複前人的製備方法,單次產量還不到0.5克。

“氣壓太大,投料量大了容易炸管。”王佳宏介紹,黑磷的規模化製備難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溫度高,最高生長溫度超過600℃;二是壓力大,當原料充分揮發時產生的壓力超過十兆帕甚至更多;三是腐蝕性強,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蒸氣容易導致器壁損壞。

王佳宏帶領團隊解析化學氣相傳輸機制,發掘新的反應機理,持續優化工藝參數,成功解決了系列科學問題和工程問題,產量單管單次實現了四個數量級的增長。目前工藝流程基本走通,這意味着黑磷晶體規模化製備的實驗室部分告一段落,下一步將進入和產業結合更密切的中試階段。

然而,對這樣的成績王佳宏並不滿意:“我們還是很期待能有更理想的工藝,比如磷礦石被還原成磷蒸氣後,我們能將磷蒸氣直接轉化成黑磷。”

按住躁動的“磷原子”

二維黑磷具有大比表面積、帶隙調控等優勢,但是黑磷上面的孤對電子和缺陷使其在水氧條件下容易發生分解、性能下降,極大地限制了黑磷的發展和應用。

“我們發現二維黑磷的邊緣缺陷比較多,容易被氧化,一旦氧化後會進一步加劇它的不穩定性。”王佳宏介紹稱,“黑磷邊緣之所以容易被破壞,正是由於孤對電子和懸掛鍵太活潑。”

針對該問題,王佳宏採用構造“異質結”的方法,將黑磷破損的邊緣“補”起來。具體而言,利用邊緣或缺陷處磷原子的還原性,將其原位轉化爲較穩定的金屬磷化物。進行了系列元素和反應條件的嘗試以後,王佳宏發現鈷和磷的作用較強,而且該異質結同時兼具很好的電催化全分解水的性能。

“補齊破損的邊緣和缺陷後,材料的電化學穩定性與電化學活性均大幅提升,有效拓展了黑磷在能源化學轉化領域的應用。”該成果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

“不只上書架,還要上貨架”

除了不斷調控材料結構、提升材料性能外,王佳宏也從應用端出發,探索黑磷在光電催化與光電器件中的新應用。他將材料研發形容爲電源,功能應用比喻爲燈泡,在他看來,電源是基礎,而燈泡發光發熱才能將電源的能量釋放出來。

黑磷在新能源中的應用是王佳宏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同時還在探索其他類黑磷材料、具有二維單元結構材料在氫能、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由於在黑磷材料領域的前瞻佈局,王佳宏所在團隊於2016年獲得湖北興發集團2500萬元投資,合作開發磷化工的高端產業應用。目前雙方已進入中試平臺搭建,相信很快能夠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爲科研人員,我始終希望自己的工作不只能上書架,還可以上貨架。”王佳宏期望未來繼續發展更“硬核”的技術,爲黑磷等新材料找到不可替代的“殺手鐧”應用。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20-12-04 第3版 轉移轉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