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冬天和麪時,不易發酵?大廚:牢記這“4個字”,30分鐘發滿盆

【蒸】,一個極富畫面感的詞彙!這與時間有關,與麪糰的發酵有關。麪糰經過高溫的洗禮,在蒸籠裏漲發,好似人一樣,經過脫胎換骨,等待着揭開蓋的那一瞬間,鳳凰涅槃!這也是所有中國人對食物最初的記憶……

炎熱六月,幾場熱風就把麥子吹熟了,成熟的麥穗低着頭,好像在等着被召喚。作爲世界上的三大主食之一,麥子和人類一樣,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饅頭,包子就是麥子的衍伸品……

【饅頭】,或許只有北方人才會懂的美味……

北方人將【蒸】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饅頭,其做法不數十種,規格不小几十種,以山東爲代表!作爲一枚地道的山東妹子,最先學會的技能就是蒸饅頭!在我們家可不喫菜,也要喫饅頭……

前些年我們這兒有一個習俗,那時因爲條件比較匱乏,我們過年走親的時候,都要帶着饅頭,還是那種很大很大的那種。回禮的時候,也會送一些自家做的饅頭,包子,黃糕之類的麪食。隨着生活條件的變好,這種習俗逐漸消失了。

在那個酵母很少的年代,用的最多的還是老面,也就是城裏人說的“麪肥”!取一小塊上次發麪剩下的麪糰,用溫水化開,再加入些許的鹼面,一起倒入麪粉中,和勻後讓其自己醒發就可以了。這樣做好的饅頭麥香味很濃郁,唯一的缺點是,發酵時間太長!

入冬後,因爲天氣轉涼的原因,和麪時,麪糰不易發酵。這時只加酵母就是大錯!還要多加“2樣”,保證30分鐘就能發滿盆。

1:一種是白糖!加入白糖會給酵母菌提供充足的養分,更有助於麪糰的發酵。

2:另一種是小蘇打!加入小蘇打可以中和麪團發酵帶來的酵母酸,讓麪食的味道更醇香。

除了要多加以上這“2樣”,還要牢記這“4個字”!這“4個字”分別是,“溫”,“溼”,“醒”,“蒸”。

1:“溫”,這裏的“溫”,指的是溫水,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和麪時一定要用溫水。水溫控制在35度左右剛剛好,用手指試一下感覺不燙手,就可以。和麪時,可以將溫水倒入酵母中,充分攪勻,靜置20分鐘,再使用效果最佳。

2:“溼”,這裏的“溼”,指的是溼度,大家都知道,麪糰的發酵需要溫度和溼度,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有了足夠的溼度,才更有利於麪糰發酵。天冷了,可將和好的麪糰用保鮮膜包緊,將其放進蒸鍋中,微微上汽,這樣既有了溫度也有了溼度,不一會就能發酵。

3:“醒”,這就是醒發的意思!除了麪糰需要醒發,做好的饅頭胚,包子胚,也是需要醒發的。二次醒發同樣很重要,這關乎着做好的饅頭是否會起發。一般來說,二次醒發的時間20-30分鐘左右就可以。

4:“蒸”,最後的蒸制同樣也很關鍵,時間不可太長亦不可太短,根據饅頭的大小,決定蒸制的時間。蒸制時,可在水中加點橘子皮,或者橙子皮,這樣蒸好的饅頭更白,更香。

所需食材:麪粉1000克,溫水500克,酵母粉10-12克,白糖40克,小蘇打5克,豬油60克,鹽10克。

做法,1:酵母粉放在小碗內,倒入適量溫水攪勻,靜置20分鐘。

2:再將小蘇打,白糖,豬油,鹽一起倒入麪粉中攪勻,再將剩餘的溫水,酵母水一起倒入麪粉中和勻。

3:然後用保鮮膜包緊,將其放在蒸籠中,微微上汽後馬上關火,蓋上鍋蓋,坐等其發酵。

4:麪糰發酵好後,用手撕開後,可以看到很多的氣泡。這時將其取出,反覆按壓排氣,多揉幾遍。如果家裏有壓面機的話,可以多壓幾遍。次數越多,做好的饅頭也就越筋道。

5:然後將麪糰做成饅頭胚,放入蒸籠內,二次醒發,見其比之前大一圈,就可以蒸了。

6:大火蒸15-18分鐘就可以了,關火後再燜3-5分鐘,防止突然遇冷回縮。

好了,文章就分享到這兒!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收藏,若您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和您一起探討,成長的路上感謝有您的陪伴,感恩閱讀,感謝有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