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實力。當前,我市正加速打造最優人才體系,營造最好人才生態。作爲廈門的一分子,海滄區積極探索引才聚才新路子,立足產業發展需求,短時間內引進集成電路產業骨幹人才近3000人,擁有生物醫藥產業人才近2.5萬人,全區產業人才隊伍超23萬人,形成了集聚優秀人才的強大“向心力”。

一位位人才來到海滄,被視爲海滄高質量發展磁場效應的風向標,也爲海滄區做好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說,引進人才只是播種,那麼培養人才就如同每日精心澆灌一樣重要。”海滄區深諳,做好人才工作,既要重視“天邊”,也不能忽視“身邊”。

當前,海滄區通過搭建平臺、嫁接資源、開展活動等方式,致力於打造一條完整的人才培養鏈,爲海滄區人才工作注入源頭活水,讓海滄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更足。

專業培養爲產業發展激活人才源泉

“士蘭12吋特色工藝半導體芯片製造生產線建設項目已進入驗收前的最後收尾階段,預計本月底就能通線。”昨日,廈門士蘭集科微電子有限公司營運副經理李文深告訴記者,該項目建設難度大、工期緊,之所以能勢如破竹,離不開海滄區對公司人才的高度重視和培養。

作爲從新加坡歸國的博士,李文深來到海滄後,深深被海滄優越的人才培養環境打動,他說,海滄圍繞集成電路產業出臺了非常全面的人才扶持政策,從加強人才培養等5個方面給出了30條優惠措施。如今,項目上超過80%的員工都不同程度享受到了海滄集成電路人才政策。

除了政策福利,在海滄,全市唯一的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育平臺已成爲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學習充電的重要載體。先進封裝技術培訓、芯片驗證課程培訓……一期期由業界大咖帶來的培訓課乾貨十足,多樣化的人才培養爲產業人才紮根海滄提供了有力支撐。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透過集成電路的例子我們不難窺見,海滄區開展培養人才工作與海滄產業立區的初心同頻共振,不僅緊扣產業發展的脈動,也聚焦每個不同產業的特徵,實現了多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暢通了人才成長通道。

又比如,針對重點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海滄區連續三年對生物醫藥產業職稱評審進行改革,樹立以用爲本導向,實現人才技術、職務崗位“雙提升”,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獲評全國人才工作優秀案例。今年來,評審範圍擴大到全市,吸引了136名人才申報、比增52.8%,已有110人通過評審、比增34.1%。

堅持創新爲人才紮根創造更優環境

積極回應企業與人才的需求呼聲,是海滄區推動人才培養、優化人才保障工作落地落實的出發點和着力點。

“以前,我們進行人才申報,需要準備厚厚的一疊材料,還要往辦事窗口跑好幾趟。現在申報只需要對着屏幕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以往繁瑣的人才申報工作。”近日,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石麗玉對海滄區人才服務信息化平臺連連點贊。這一平臺通過智能數據整合,實現了人才政策智能宣傳、精準匹配、在線申報、並聯審覈、及時兌現等多種功能,打造成全覆蓋、多層級、一體化的人才服務應用矩陣。

率先建立區級企業人才實訓基地,是海滄區創新人才服務工作、涵養人才“蓄水池”的又一次有力實踐。當前,海滄區已有18家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被授予人才實訓基地稱號。基地以“政企共建、資源共享、成本共擔”模式,充分發揮園區、企業等用人主體作用,以實習實訓促人才引進、人才成長、企業發展。

此外,爲加強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的人才培養,推動企事業單位人才順暢流動,海滄區同樣堅持創新,不遺餘力。今年,海滄區創新引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資源,與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合作,開展遠程教學13場、遠程會診78人次,覆蓋全區5個基層衛生服務中心,培養基層衛生人才近800人次;海滄區還創新開展青年教師後備幹部培養工程,高位嫁接東北師範大學等優質資源,選拔148名優秀青年教師,通過從業務水平到管理能力的全方位系統培養,推動60人走上校園領導崗位,提升區域教育人才隊伍水平。

鏈接

海滄區人才工作創新案例

創建區級實訓基地 促企業人才發展

爲回應企業對“加強學生實訓、人才培養支持”的需求,海滄區率先創建區級企業人才實訓基地,面向全區產業園區運營機構、重點產業企業等,評選共享型、專業型、大學生實習實訓三種類型基地。旨在通過“政企共建、資源共享、成本共擔”的模式,進一步發揮園區、企業等用人主體作用,以實習實訓加快人才引進,助力人才成長,帶動企業發展。目前已評選出18家實訓基地,累計投入培訓經費2500多萬元,並與200餘所高校、機構開展合作,2000多名技術專家、企業骨幹開發250餘門課程,線上線下培訓4800多場次,培訓人才13萬餘人次。這是海滄落實中央“六穩六保”工作,紮實推進全市“三個六”引才工作的重要舉措,得到了企業及人才的廣泛好評,現已推動柔性引才800餘人,吸收高校畢業生就業1300餘人。

海滄區集成電路

產教融合人才培育平臺

爲培養急需型、創新型高科技人才,支撐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海滄區與廈門大學共建全市唯一的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育平臺,按照工程化、職業化、國際化要求,構建“產教合作、多方參與、共同培養、成果轉化”的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海滄區目前已投入2000萬元,搭建1000平方米的培養基地,定期舉辦集成電路設計、先進封測技術等培訓,通過“線上+線下”,面向全國培養集成電路人才超30000人次,佔全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總量的8%,成爲單一時間在線人數最多的專業培訓平臺。依託該平臺,海滄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圍繞深紫外LED研發,加快推進針對殺滅冠狀病毒項目的產業化進程,先後開發關鍵技術居世界前列的新產品數十項。(廈門日報記者 林岑 通訊員 海組宣 熊東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