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關羽死得很蹊蹺,他腹背受敵的時候,劉備爲何見死不救(一)

二、諸葛亮和關羽在華容道同時背棄劉備,但用意有別

首先我們來分析諸葛亮。他本該意識到聯合東吳在理論和實踐上的不確定性,赤壁大戰前,他可是冒着生命危險拜見孫權、周瑜,好不容易舌戰羣儒才求得了孫劉聯合。但他爲什麼仍要堅持打持久戰,豪賭孫劉會長期聯合呢?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解讀過,他的“隆中對”是主觀爲自家兄弟,客觀爲劉備兄弟,他相信諸葛瑾在東吳爲內應,聯合有保障。他們的戰策是先促成三足鼎立,再讓諸葛瑾“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自己“身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誠如是,則大業可成,諸葛天下可興矣。所以,“隆中對”的第一步是雙贏,第二步是零和,是劉備的噩夢。諸葛要在這一步中滅除他和關羽。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諸葛亮沒想到江山代有才人出,東吳陸遜及時取代了諸葛瑾,曹魏司馬懿之神算更是高出了自己兩個數量級。(其背後推手是司馬徽。)諸葛亮在失去兄弟幫助之後,還曾炫耀自己智力之外的大仁大義大勇,結果六敗祁山。不能客觀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是諸葛亮敗北的內因。

其次來分析關羽。按說關羽深研《春秋》,完全懂得在放曹與殺曹之間,還有一條中庸之道——擒曹——可以選擇。既可確保劉備勝券在握,又能報答曹操昔日之恩情,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依樣償還就是。忠義兩全。但就像昔日降漢不降曹一樣,關羽此時也忠漢不忠備了。當初他與劉備結義,爲的是“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而非扶劉備稱帝。在東漢尚未滅亡之前,任何人想稱帝都是大逆不道。劉備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故而總是躲躲閃閃。但他的韜晦之術能瞞過曹操,卻騙不過關羽的丹鳳眼,他從幾件事情看出了兄長的異志。

一是在許田打圍時,劉備制止關羽殺曹操。當時的情況是,曹操用天子的寶雕弓、金鈚箭射中一隻大鹿,羣臣以爲是天子所爲,山呼“萬歲”,曹操卻“縱馬而出,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之。衆皆失色。”關羽亦大怒,提刀拍馬想斬曹操,卻被劉備搖手送目制止了。過後劉備辯解說是怕投鼠忌器,誤傷了天子。實際上憑藉關羽的功夫,是不可能誤傷的。關羽的回答是:“今日不殺此賊,後必爲禍。”他開始明白劉備根本就沒有清除王側、安定國家之心,而是唯恐天下不亂,留着曹操先竊取漢室、禍害黎庶,自己再反奪天下。像劉秀一樣實現所謂中興漢室。這是劉關之間出現的第一次意見分歧。

二是劉備執意聘用諸葛亮爲軍師,而該軍師的戰略是慫恿劉備先取代劉表,後取代劉璋。以此類推,最後勢必就是三級跳,取代劉協。這些忤逆主張都與關羽的忠義思想格格不入。更可怕的變數是,這位軍師能說劉表不久於人世,劉璋闇弱,某一天必然也會找劉備的茬,來個合理禪讓。所以,無論是“三請”之前,還是“三請”之後,關羽都不喜歡諸葛亮,哪怕是軍令狀賭輸了,也絲毫沒有折服之意。這是劉關的第二次分歧。

三是劉備於新野收劉封爲義子,關羽當即就質問他:“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劉備說:“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亂之有!”是啊,若真能待之如子,將來把帝位也傳給這位長子,的確不會生亂。但劉備是這樣的人嗎?關羽不信,故“不悅”。關公更大的不悅在於劉備的做法是針對關平而來的。因爲劉關張既是比親兄弟還親的三位一體、情同一人的兄弟,關平也理所當然享有繼承資格,他在第二代中年紀居長,德能也強於阿斗。劉備懷疑關羽收關平是不服自己這個老大,進而要爭奪下一代的繼承權,爲提前防範,便收了一位年齡更大的“器宇軒昂”的義子。(其實關羽並非此意,見下文。)這是劉關的第三次意見分歧。

歷次爭執,劉備都以老大哥的口氣和堂而皇之的大道理佔據上風,但關羽也被逼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他要來一次總爆發,阻止劉備與諸葛亮合力篡漢。於是我們就看到,關羽在華容道假以還情的名義,大刀一揮放走了曹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