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牙,在口腔醫學上稱爲食物嵌塞。

看起來這是一件尋常小事,一根牙籤就能解決問題,殊不知,經常塞牙很可能是一些口腔疾病的“信號”。

口內有齲齒:

沒有及時治療的齲齒,會形成“蛀牙洞”,所以很容易塞牙,一開始可能不痛不癢,一旦齲壞加深,嵌塞的食物殘渣就會引起牙齒敏感、痠疼。

牙齒缺失:

單顆或多顆牙缺失。導致牙列參差不齊等現象,都可能引起塞牙。舉個栗子:單顆牙缺失後,鄰牙會相繼朝缺牙處“倒塌”,其餘牙齒鄰面的接觸自然就變小了,密封不嚴,食物殘渣就容易進去。

另外缺牙處對頜的牙齒還會逐漸伸長,由此一來,與鄰牙的接觸點就會過高,齦外展隙增大,同樣給食物殘渣留下了很多空間。而且牙齒“走樣”後,咬合面也改變了,原本是窩溝對着窩溝,現在變成了窩溝對着間隙,咀嚼過程中食物就很容易被擠進間隙。

智齒阻生:

長得不太正的智齒會把鄰牙頂歪形成衛生死角,萌出不全的智齒則會與鄰牙之間形成一道楔形的溝,這些都是極容易塞牙的地方。

牙齦萎縮:

上面提到了牙齒缺失,其實缺牙患者“自帶”的牙周炎,也是導致食物嵌塞的原因之一,因爲受損的牙齦會逐漸萎縮,牙縫變大,食物就容易掉進去。

牙齒過度磨損:

隨着年齡增長,牙齒咬合面的溝槽被磨平,嚼過的東西被擠壓在牙縫附近不容易排出,進而導致塞牙。

面對塞牙尷尬,大多數人傾向於使用牙籤,但事實上牙籤粗細不一,並不能深入到齒縫中,清潔效果還不如牙刷,且材質偏硬,容易傷及牙齦。

另外,在餐桌上使用牙籤也涉及到“禮儀”問題,一般不宜在衆人面前使用牙籤,酒宴上不得不使用時,應將雙手捂住嘴輕輕地剔,而用過的牙籤則應放在骨盤內,不能直接放在桌布上。

再者,從公用牙籤筒內抽出的牙籤,其衛生狀況也令人非常擔憂,這些缺乏妥善放置的牙籤,其表面往往附着了很多細菌,對牙齦健康是不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