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過牙痛的經歷,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命”。

很多患者在牙齒蛀痛到晚上睡不着的時候,就會去口腔診所檢查,往往這種情況一檢查就是感染到了牙神經(牙髓),只能做根管治療。

因爲我們的牙齒和身體的其它組織不一樣,牙神經和血管只能從根尖進出與外界聯繫,沒有其它的通路,一旦炎症引起髓腔壓力增高,根尖孔處的血管會受壓,導致引流不暢,供血受阻,造成牙髓營養障礙,最終導致牙髓壞死。

說人話就是:

牙齒唯一的通路被堵死了,營養進不去,藥物進不去,除了清路,別無他法!根管治療就是重新疏通道路,拯救牙命的“救命符”!

這就是爲什麼一旦牙髓發炎,醫生就會採取根管治療的原因。可不要小看根管治療,表面上看上去只是補了一個牙,實際上牙醫做的事情遠比補牙複雜!

根管是指容納牙髓的管道,每顆牙齒有1-4個根管,甚至更多。根管治療術是通過清除根管內的壞死物質,進行適當消毒,最後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內容物對根尖周圍組織的不良刺激,防止發生根尖周病變或促進根尖周病變癒合的一種治療方法。

簡單來說,根管治療就是牙醫把有病變的牙齒打開,將牙齒裏面發炎、壞死的髒東西用各種器械移除乾淨,並把內部消毒、清理乾淨,最後再用牙膠等物把牙齒內部緊密地封填起來,不再給髒東西有可乘之機。

值得強調的是,根管治療也是目前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極爲常見有效的手段。

千萬不要被他“殺神經”的威名給嚇到,實際上,當牙醫建議患者進行根管治療時,並不是要“殺掉”牙齒,而是在爲保住這顆牙做最後的努力。因爲如果任其發展,這顆牙在不久的將來就可能面臨被拔掉的命運。

一般來講,對於牙髓炎(出現自發痛、放散性痛或夜間痛症狀)、牙髓壞死(有或無疼痛症狀)、各種類型根尖周炎(咬物痛、腫脹、牙齦起膿包或其他不適症狀),都需要做根管治療。

牙髓發炎一般不能通過口服消炎藥解決,因爲牙髓位於堅硬的牙齒內部,無有效血運循環,一旦發炎,結局就是壞死,繼而炎症往根尖方向發展。只能通過去除牙髓的方式進行治療。

根管治療較爲複雜,使用的器械多,需要經過多個治療步驟才能完成整個過程。目前技術已比較成熟,臨牀報告顯示,根管治療的成功率大概是80%-90%,是目前保存患牙較好的治療方法。但是,手術有失敗的可能,如消毒不徹底可導致牙髓腔再次感染,導致需要拔牙等。因此,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就診。

根管治療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根管預備——打開牙神經腔,徹底清除病變的牙神經組織,測量牙根長度,擴大牙根管。

根管沖洗——是根管治療中反覆進行的操作,用消毒液將根管內有機物的細小碎片和切削掉的硬組織細小碎末等感染源沖洗乾淨。

根管消毒——將專用的消毒藥物放在根管內,洞口用暫封材料密封,達到進一步消毒牙根管的作用。

根管充填——用牙科專業充填材料嚴密封閉根管,防止細菌等感染物再次進入根管引起新的炎症。

以上四個步驟,一般分2-3次進行,每次間隔1周左右。但是,如果遇到牙根彎曲、細小、鈣化等情況或者是再治療的牙齒,就診的次數可能較常規有所增加,並且可能需要用到顯微鏡和超聲器械等輔助設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