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捉妖記》,上映3天的《赤狐書生》,票房已經突破1億。

截至發稿前,《赤狐書生》累計票房爲1.33億

從陣容上看,李現和陳立農主演,胡巴之父許誠毅坐陣羣妖動畫製作,王家衛御用美術指導邱偉明參與設計背景,音樂大師久石讓親自操刀原創配樂,這樣亮眼的班底,難以挑剔。

而就內容而言, “赤狐”與“書生”的組合,並不新鮮。

影片講述了書生王子進(陳立農飾)進京趕考,原本想在途中通過殺害王子進從而取丹昇仙的白十三(李現飾),卻意外和他成爲朋友的故事。

一人一狐的關係貫穿全片,《赤狐書生》屬於典型的奇幻電影。

戲中,李現成爲了難得一見的“男狐狸”,而陳立農則變成了一個溫文爾雅的窮書生。

較一般來說,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的狐仙都由女性演員擔綱,前者的反轉出演頗具創意。

不過,就後者的類型來看,在過往的《倩女幽魂》《畫壁》《神探蒲松齡》等電影中,書生形象倒是屢見不鮮。

那麼,回憶起曾經出現在大銀幕上的書生,不知道剛剛看過《赤狐書生》的你,又會爲陳立農的新版演繹,打上多少分呢?

中國電影報道丨《銀幕書生大賞》

1

銀幕上的書生

“呆萌而可愛。”

有觀衆這樣評價陳立農的表演。

面對不斷挑釁的青蛙精,王子進這個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卻絲毫沒有退縮,反而與之奮力一搏;遇到設下圈套的蓮花精,王子進又化身“道理大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甚至還向蓮花精求起了婚。

陳立農版本的書生,走的顯然是懵懂熱血的路線。

談及與這個角色的緣分,他坦言,自己本身的性格與他有着異曲同工之處:“王子進給人的感覺可能就是比較單純和懵懂,而我在性格和形象上會比較貼近這個角色。所以對於觀衆們來說,在第一印象上也會對我有更多的信任感。”

然而,這份信任感並沒有減低觀衆批評的情緒。

或許是因爲前輩們所飾演的書生都太過典型,又或許是大銀幕首秀缺乏演戲經驗,無論是臺詞功底還是五官管理,陳立農的表演,都遭到了不少觀衆的詬病。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單從外形和性格上看,“王子進”倒是有着幾分“寧採臣”的影子。

同樣是走呆萌路線,張國榮在《倩女幽魂》中塑造的書生寧採臣,是繞不過去的銀幕經典。

值得一提的是,“哥哥”出演寧採臣之前,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據徐克回憶,剛開始找張國榮演寧採臣的時候,對古裝戲興趣不大的他,其實已經拒絕了好幾次。

於是,精明的徐克便連忙解釋,《倩女幽魂》是古裝外衣下包裹着現代內核的愛情故事,不用穿古裝,也不會太怪異,繼而慢慢把張國榮“連哄帶騙”請到劇組。

事實證明,徐克沒有選錯“寧採臣”。

集傻氣、憨直、正義於一體,張國榮舉手投足間,把寧採臣溫文儒雅的氣度盡顯於眼前。這個弱書生危難臨頭的慌亂,強作鎮定的勇敢,義無反顧的癡情,都被張國榮演得恰到好處。

“哥哥”版的寧採臣,風度翩翩之餘,又不失可愛瀟灑。迄今爲止,無論是《倩女幽魂》本身,還是“哥哥”對於寧採臣的詮釋,皆是大銀幕上難以逾越的一筆。

這不,時隔33年,又有一部致敬《倩女幽魂》的網絡電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

由李凱馨、陳星旭領銜主演,今年5月上線的《倩女幽魂:人間情》,正是改編自1987年張國榮和王祖賢的版本。

作爲年僅24歲的電影新人,片中寧採臣的扮演者陳星旭,直言秉着傳承的態度,自己有對前輩的表演處理進行“偷師”。

但與此同時,在新時代再塑舊角色,他也談到了自己對“寧採臣”注入的創新活力。

乍一看, 陳星旭所飾演的書生更偏文弱感。

但實際上,面對危險時,他同樣有着勇敢守護,自覺擔當的豪情。此外,面對愛人,他又變得青澀害羞,手足無措。

從角色完成度上評價,有人說,陳星旭演出了書生由內而外的乾淨和純真,做到了他所努力的創新。

一個“寧採臣”,可以被演繹成風度翩翩的張國榮版、也可被詮釋爲文弱多情的陳星旭版,更也可被借鑑爲呆萌可愛的“王子進”。

同一藍本,不同演繹,各具特色。

誠然,銀幕上的書生,又豈止於此。

電影《畫壁》中,原本準備赴京趕考的書生朱孝廉,誤入壁畫仙境。爲了畫中的愛情,他甘願犧牲自己,再次入畫挽救愛人。

作爲演員,鄧超把一個爲愛癡情的書生刻畫得入木三分;

《奇門遁甲》裏,大鵬一出場便化身書生模樣,一張口更是技驚四座。雖然是假扮盲書生,但 大鵬卻把一個能言善辯的書生形象演繹得栩栩如生;

至於《神探蒲松齡》中,平時常以武打大俠姿態出場的成龍,這回也過了一次書生癮。脫下大俠的鎧甲,只見他身穿白衣,手拿巨大的毛筆,化身神探遊戲人間。

在這部奇幻喜劇片裏, 大膽突破常規的成龍,更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古靈精怪的書生形象。

或爲愛癡狂,或能言善辯,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綜上而言,那些年我們看過的書生,各有各的獨特風韻。

2

不斷被拍的同類角色

提及書生,他們大多是古裝奇幻電影的常客;提及警察,他們往往是警匪電影中的絕對主角;至於醫生,則常與劇情片人物相關。

也就是說, 不同的角色類型,都有着自己歸屬的電影陣地。

那麼,同類角色又該如何突破桎梏,玩出新鮮感呢?

以警察舉例,中國香港的警匪電影,就極其擅長描摹這個羣體。

常規版的警察,我們可以看《槍王》中精明幹練的方中信;詼諧版的警察,我們可以看《逃學威龍》中頗接地氣的周星馳;至於光明與黑暗交織的雙面警察,《無間道》中的劉德華與梁朝偉,無疑就是最好的詮釋。

同樣道理,醫生的多面人生,大銀幕上,亦常有展現。

早前,由劉偉強執導,張涵予、李晨主演,備受關注的《中國·醫生》已經開機。聚焦武漢醫護人員及各省市援鄂醫療隊,《中國·醫生》將全景展現抗擊新冠肺炎一線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感人故事。

而在已經上映的作品中,《人到中年》裏潘虹扮演的陸文婷醫生,全心全意爲患者服務,同樣是無私奉獻的“活招牌”;

至於追溯到革命年代,《黃石的孩子》裏,在炮火中救死扶傷的麗大夫,則是當之無愧的戰地醫生代表。

上述角色,大多是經典中的經典。

常常會有觀衆感嘆,對於精品佳作,是百看不厭。誠然,我們之所以會覺得他們演得出色,固然離不開角色設定和演員表演的完美融合。

但想深一層,我們看過的同類角色不計其數,但往往卻只有寥寥幾個能夠歷久彌新,留在我們腦海。究其原因,貼在這些成功角色身上的標籤,少有重複。

相反,身爲獨立個體的他們,身上都有着同類無法媲美的閃光點,從而成爲自己吸引觀衆的法寶。

歸根到底,想要從同類中突圍,角色的思維高度及行爲姿態,必須根據影片調性,忠於其核心靈魂來展開發揮。只有這樣,才能刻畫出成功的角色,給觀衆留下最美好的記憶。

送票開獎

恭喜哈哈哈哈哈利波特、嘟嘟、成賢街老住戶獲得《如果聲音不記得》電影兌換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