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抱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期願。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不經意間做出的舉動,卻可能使孩子變笨、耽誤孩子的成長。

今天這篇文章,列舉了5個常見的錯誤做法,家長們要趕緊改正!

01早餐讓孩子隨便應付

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每個上學日的早晨總是令人崩潰:

把孩子從被窩裏叫起來,督促他們洗漱換衣,還要幫檢查回校物品是否帶齊......

好不容易出了門,還要叮囑孩子多喝水、放學後別到處瘋玩、記得增減衣服......

由於時間有限,孩子的早餐很是隨便,要麼匆匆喫兩口冷麪包,要麼拿零錢去校門口買。

結果,他們很快就開始喊餓、沒精神。

以這樣的狀態上學,孩子肯定無法集中、昏昏欲睡,腸胃也將受到很大損傷。

請記住,三餐喫飽喫好是保障孩子高效學習、健康成長的必要前提。

建議睡前收拾好第二天要帶的書本物品,避免忙中出錯。

預留10~15分鐘用於喫早餐,讓孩子多喫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一杯溫牛奶、一隻雞蛋)。

02任由孩子晚睡或熬夜

過去,人們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簡單而規律。

如今,很多年輕的家長都有熬夜的習慣,他們對孩子的管束也比較寬鬆。

受此影響,不少孩子眼中的“深夜”“睡覺時間”越推越後,甚至覺得10點11點都不算晚。

於是,孩子或被動、或主動地熬起夜來:

作業寫不完,那就慢慢寫完了再睡!睡不着,那就折騰困了再睡!週末不用早起,那就玩夠了再睡!

短期看,孩子無非就是賴牀喊困,並沒有什麼問題。

可時間一長,孩子會變得又呆滯、遲鈍:

生長發育受阻,免疫健康遭到破壞,腦細胞沒有活力,學習總是不在狀態。

不要以爲晚睡熬夜能“賺”來一丁點兒時間,其實,這些還不夠彌補由此產生的惡果!

03用過高標準苛求孩子

育兒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恨鐵不成鋼”的情況:

事情很簡單,爲什麼孩子就是做不好?說了無數遍,爲什麼孩子還是改不好?

有的家長一時氣急又吼又打,孩子被鎮住了,卻也埋下了苦果。

曾經,哈佛醫學院精神學的馬丁泰徹教授團隊,以孩童爲對象展開跟蹤研究。

結果顯示:長期被父母吼罵的小孩,智力和語言能力都無法達到正常的水平。

此外,經常被打罵的孩子,情緒管控能力較差,更容易染上暴力、撒謊等陋習。

家長們必須清楚,孩子並非天生全能,犯錯是他們獲得進步的途徑之一。

不要用大人的標準苛求孩子,不要把批評教育和吼罵體罰劃等號,不要拔苗助長。

否則,孩子的表現非但不能如你所願,還將越來越差。

04不允許孩子放鬆和玩

近年來,爸爸媽媽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可與此同時,一部分家長過分緊張,生怕稍不留神孩子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成績差?那就是學得不夠,孩子必須加班加點學!

成績好?那也不能有絲毫鬆懈,多學點兒肯定不會喫虧!

孩子的學習任務越加越多、越來越超前,別說玩了,就連課間休息也被作業佔用。

原以爲埋頭苦學能換來成績單上的好分數,可往往事與願違:

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打“疲勞戰”“持久戰”,一遇到難題就變得狂躁泄氣;

缺乏興趣、不接觸新鮮事物,孩子做事情越來越一根筋,不懂變通也不會與人交往。

結果,他們學了很長時間,卻沒能收到成正比的效果,甚至還遠不如那些勞逸結合、該學學該玩玩的孩子。

05外人面前替孩子謙虛

領着孩子外出,遇到熟人誇讚時,我總會附和着表揚一兩句:

“我也覺得我家娃娃做得不錯,繼續加油,媽媽很看好你哦!”

某天,一位長輩拉過我低聲說,別在外人面前誇孩子,要謙虛,否則他們很快就會驕傲得翹尾巴。

不可否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可我始終覺得,好就是好,孩子做得好就該被肯定。

要知道,大人(尤其是老師和父母)的評價,是孩子自我認知的主要來源。

說一句“哪裏哪裏,孩子做得好都是因爲運氣”,大人不痛不癢,孩子卻會自我懷疑和貶低:

“看來我的努力付出還不如運氣”“在爸媽眼裏,我真的一點兒好都沒有嗎”......

如此一來,孩子越來越低落消極,學習、做事只會越來越糟糕。

相信每位家長都有一顆爲孩子好的心,可教育方法用錯,不僅收不到成效,甚至還會耽誤孩子。

以上5種錯誤舉動,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家長們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