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培爾說過:

“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

在任何一個家庭中,母親的角色都無可替代,她對孩子的影響顯而易見,是長達一輩子的。

孩子的成長,成也母親,敗也母親。

母親的性格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尤其是這幾種母親,有可能會耽誤孩子一生。

01脾氣暴躁的母親

在一個面向低年級小朋友的調查採訪中,孩子被問到一個問題:你最不希望媽媽做什麼?

有的小朋友回答,希望媽媽不要上班;有的小朋友回答,希望媽媽給我買玩具;最多的一個回答是:

我希望媽媽不要衝我發脾氣。

許多人回憶童年,印象最深的不是得到什麼獎勵,不是去什麼遊樂園玩,而是母親衝自己大吼大叫。

“跟你說過多少遍,東西不要亂放,你沒長耳朵嗎?”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我當初就不該生下你!”

從小被罵着、吼着長大的孩子,就像一個垃圾桶一樣,被逼接受了母親的所有情緒和負能量。

待在母親身邊,他們習慣了小心翼翼,一旦母親發脾氣就蜷縮起身子,用滿身的刺抵擋撲面而來的傷害。

《隱祕的角落》中的朱朝陽和單親母親周春紅,正是這樣的關係。

因爲自己的不幸,她要求兒子必須恨給她帶來不幸的那個男人,然而朱朝陽只是個孩子,他依然嚮往父愛,渴望親近父親。

這就激怒了周春紅,她變得歇斯底里,動不動就衝兒子發脾氣。

印象最深的是一幕,她喂兒子喝牛奶,兒子嫌燙想慢慢喝,她卻強硬地把牛奶灌進他的嘴裏。

“你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是嗎?”

在周春紅的強硬與偏執下,朱朝陽逐漸變得冷酷、殘忍,一步步邁入深淵。

這部電視劇對於家長最大的忠告是:不要讓孩子成爲你的情緒垃圾桶。

無論母親的態度是輕是重,所有不負責任的情緒宣泄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02溺愛孩子的母親

前幾天,小區裏發生了一件事情。

一個男孩在花園玩,扔塑料球時砸到了一個路過的阿姨,阿姨很生氣,找他媽媽理論。

男孩的媽媽隨便呵斥了孩子幾句,就對阿姨說:他就是個孩子,別跟他計較太多

阿姨氣得轉身離開。

第二天,男孩在扔石頭,尖銳的石子砸破了鄰居家小女孩的腦袋,一家人驚慌地把女孩送上救護車。

男孩的媽媽依然捨不得罵孩子,她只是在抱怨要賠多少醫藥費。

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只會養出一個自私、任性、驕縱的“熊孩子”。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有沒有教養,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有些母親寵愛孩子,卻把握不好底線,既縱容孩子胡作非爲,又包庇他的所有過錯。

孩子什麼都不懂,他以爲媽媽說“沒關係”就真的沒關係,他以爲媽媽不批評他就可以繼續胡來。

孩子一點點變壞,離不開母親一天天的溺愛。

不久前,江西上饒發生了一起極其惡劣的弒母案:21歲的男子因爲母親不給零花錢,竟然親手殺害了養育自己多年的母親。

害怕弟弟哭鬧引起鄰居注意,他把年紀12歲的幼弟按在臉盆中活活溺死!

這樣的人渣,弒母殺弟,毫無人性,令人膽戰心驚。

莎士比亞說過:“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

被溺愛的孩子,只懂得一味索取,永遠也學不會感恩。

母親的溺愛,輕則讓孩子沒有教養,重則讓孩子沒有未來。

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

教育出一個有教養、守原則、懂是非的孩子,需要母親不溺愛,不放縱,不護短。

03自我犧牲的媽媽

知乎上有網友提問:媽媽太愛自我犧牲了怎麼辦?

她說,她很愛喫雞腿,可每次喫飯時媽媽都會說,這雞腿我就不喫了,留給你,我喫雞脖子就好了。

弄得她很有罪惡感,喫也不是,不喫也不是。

評論區有網友這樣回答:

宣稱自我犧牲是偉大的,都是自欺欺人的謊言。父母貶低自己,並不能使孩子高貴。我只能從你那裏學到,“我不值得”。

母親過度的犧牲不是愛,是孩子難以承受的負擔。

很多人都說,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然而這種付出,是中國式母親習慣了用自我犧牲的方式,迫使孩子感到內疚,從而按照母親的要求辦事。

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媽媽做這些都是爲了你”。

母親因爲孩子而犧牲自己,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沒有自己的精神和追求,正在給孩子製造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不是他的唯一,也不能迫使他把你當做唯一。

《少年說》中,男孩感謝母親爲他的付出,當衆告白:

媽媽,我求求你了!多補補身子,多買幾件好一點的衣服吧。我能自己做飯、買菜,能管理自己的學習,我不會羨慕那些有錢的同學,因爲我知道,我有一個特別愛我的媽媽!

媽媽在臺下泣不成聲,卻告訴孩子:

別人都覺得我過得很辛苦,其實媽媽一點都不辛苦,因爲媽媽有你。媽媽只要你記住,你是一隻快樂的小鳥,你不屬於我,你屬於你自己,你屬於藍天,好嗎?

孩子從來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養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04熱衷攀比的媽媽

跟鄰居家媽媽聊天,話題不外乎孩子的學習和教育。

她說,她家兒子剛剛在一個數學競賽上拿了獎,排名還不低,不止數學好,英語成績也不錯,經常代表學校出去參加演講比賽,期中考就快到了,她答應兒子如果考全班第一,就帶他出國旅遊……

然後話題一轉,你家孩子最近學習怎麼樣?

想起我那個愛籃球多過愛學習,愛動手多過愛動筆的兒子,就無語凝噎。

不想跟她爭,不是怕丟臉,而是不想讓她挑剔我兒子,在我眼裏,兒子就是最優秀的。

很多母親跟她一樣,愛拿自家的孩子跟別人攀比。

自己孩子優秀,不管走到哪裏都體面,跟別人說起時滿滿的驕傲自豪;

自己孩子不優秀,當着別人面給孩子戴高帽,回到家後對孩子數落一番。

孩子從來不是攀比的工具,每一個被攀比的孩子,都曾懷疑母親對自己的愛意。

太愛面子的母親,比孩子,比丈夫,比家境,甚至連平時的喫穿用度都要比較一番。

一旦感覺自己不如人,就會出現不良情緒,而這些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果母親不能保持平常心,會讓孩子太在乎得失。

畢竟,他在成長過程中不停地和別人攀比,不停地聽母親跟別人攀比,他會更關注別人,而非自己。

得失心過重,孩子容易變得敏感,變得自卑,在經年累月的壓力之下,始終感受不到半點幸福。

每個孩子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花朵,作爲父母,要幫助孩子挖掘他的優勢和長處,引導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