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出現這五種情感,意味着原生家庭對你影響很深。

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面要試着原諒過去,另一面還要艱難的迎接未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比別人慢很多。他們在學習中接受知識的能力慢,在社交中交朋友的速度慢,在親密關係中建立依戀關係的效率慢。總之,他們在各個方面都要比他人慢很多,因爲他們需要努力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才能夠重新構建新的世界觀。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總是感受到這五種感覺,那麼意味着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很深。

產生原生問題的原因

世界上沒有足夠好的父母

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父母,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產生原生問題。對於絕大多數父母而言,並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所以對於承擔父母這一角色仍然是一項挑戰。至於原生問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取決於多個方面。其中包括:父母自身的認知、信念、價值觀、世界觀,還有家庭的經濟條件、人生閱歷生活目的等等。除了外界的客觀條件之外,嬰兒本身的敏感程度也決定了原生問題的影響深度。性格敏感、內向的人,更容易受到原生問題的影響。

家庭環境的匱乏

在匱乏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原生問題。這裏講的所謂匱乏,並不單單指的是物質條件的匱乏,還有情感層面的匱乏。前者很好理解,沒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個體的需求就無法得到及時的滿足,內心也就越容易產生殘缺不全的感覺。這種殘缺不全的感覺,產生了諸多原生問題。對於後者,所謂的情感匱乏指的是沒有愛的家庭,缺乏理解、包容和尊重的家庭。由於父母不懂得表達愛,也從來沒有得到過他人的愛,所以也不會愛自己的孩子,原生問題因此產生了。

被原生問題困擾的人,通常伴隨着五種情感

1、被拋棄感

追溯到個體的童年時期,至少有一次記憶深刻的被父母拋棄的經歷。可能是孩子不聽話,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父母用言語或者行動來威脅孩子。跟孩子說,如果不聽話就要拋棄他們,或者乾脆做出與拋棄相關的一系列行爲。被拋棄感對嬰兒的傷害是巨大的,他們會變得自卑、孤獨,長大後也很難融入到集體中去。他們要麼爲了避免被拋棄去努力討好別人,要麼乾脆不要建立任何依戀關係。無論是哪一種,都會導致個體心態方面產生扭曲。

2、愧疚感

原生問題複雜的家庭,通常總是擅長用情感來控制孩子。他們會告訴孩子,養育他們是多麼的不容易,並且要求他們回報自己。這樣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累贅,自己的到來給別人帶來了麻煩。不管是父母的玩笑話還是認真的話,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巨大影響。他們會越來越自卑,因爲他們覺得自己總是給別人添麻煩。他們很難結交新的朋友,在他人面前總覺得低人一等。由於長期被愧疚感包圍,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也會變得狹隘。過度的自我反省使得他們什麼事情都不敢做,變得越來越固步自封。

3、不信任感

個體對外界的不信任感,最早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時期。由於父母不能及時滿足孩子的內在需求,所以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不信任感。孩子得不到及時的照顧、關心、理解、尊重以及其他需求,就會對父母產生懷疑。除此之外,父母的承諾無法兌現也會造成孩子的不信任感。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那麼他也很難去信任其他人。久而久之,這樣的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是充滿懷疑。生活在懷疑中的個體,會變得憂心忡忡,甚至會產生憂鬱情結,因爲對他人的不信任感會產生失望。

4、不確定感

有明顯的原生問題的家庭,不能夠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所以無法給孩子一種持久的穩定感。不管孩子做任何事情,父母要麼不理不睬,要麼過度干涉,要麼是無理由的責罵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對生活會產生不確定感,因爲他不確定自己做了什麼事、在什麼時候就會遭到父母的責罵。父母讓孩子聽話,其實是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他們把孩子視爲生活的變數,所以迫切希望孩子足夠聽話。可是孩子也同樣需要掌控自己的生活,也同樣把父母視爲生活的變數,所以內心會產生各種複雜情緒。

5、羞恥感

存在原生問題的家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明顯的羞恥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孩子在初次接觸到同齡的夥伴時,會進行各種的攀比。當孩子意識到別的小朋友的父母是多麼的有愛,多麼的優秀時,就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羞恥感。他們才意識到自己的父母不夠愛自己,不能夠理解自己,也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們以自己的家庭爲羞,以自己的父母爲恥。他們卻不敢把這些告訴父母,因爲父母慣用情感控制他們。如果父母自身也存在原生問題,那麼孩子的原生問題將會被放大。

總而言之,如果你總是能夠體驗到以上這些情感,那麼意味着你受到原生問題的影響很大,你需要慢慢的接納過去、治癒自我。

作者:九霄雲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