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打仗,常常把重要的位置稱之爲咽喉之地,而這樣的地方往往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爲它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地勢狹窄險峻的地方,一個人把守着,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

咽喉就是這樣一個要道,中醫認爲咽喉是飲食要道,是呼吸要道,是與外界溝通的必經之道,外面的邪氣若要侵犯身體時第一個要突破的關口就是咽喉,咽喉一旦失守,敵人就會長驅直入。

咽喉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咽炎,中醫治咽炎,那是拿手好戲,早在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裏就記載了一張治療咽喉病的專方,特效方,後世許多治療咽炎的方子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這張方子叫什麼?桔梗湯。

張仲景用它來治療邪熱客於少陰,少陰,指的是足少陰腎經,腎經是循着咽喉走的,邪熱客於少陰咽喉部位,導致咽喉紅腫熱痛,桔梗湯就能幫你平掉,好像金兵打北邊進來,岳家軍一去就令對方聞風喪膽,潰不成軍。

方子呢,也很簡單,只有寥寥兩味藥,桔梗和甘草。

桔梗湯:桔梗3克,甘草6克

甘草在中藥界的地位,那是泰山北斗級的存在,中醫常用它來調和藥性,只要有了它,其他藥在一起就不會打架,就能力往一處使。其實,甘草不僅能調和藥性,它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邪熱客於少陰咽喉部位,它能清熱,這不正合適嗎?

桔梗可以宣肺氣,什麼是宣肺氣?通俗來講就是開肺蓋,茶壺蓋上有一個小孔,當你用手把孔堵住,壺內氣機不流通,茶壺下面的嘴巴就不出水。

咽喉是肺的門戶,咽喉部位有火,和肺氣鬱閉有一定關係,桔梗可以把肺蓋打開,把鬱火發散出去。

桔梗在古醫書中又被稱作舟楫之藥,舟有什麼作用,承載重物往上浮的作用,有個典故叫曹衝稱象,靠的便是舟楫的升提之力來把大象的重量準確無誤地稱出來,桔梗可以載藥上行,可以把甘草的藥性引到咽喉那裏去報道。

兩味藥,就把咽喉紅腫熱痛的問題解決了,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急則治其標,急性咽炎,偶爾咽喉腫痛,你就用桔梗、甘草治其標熱,基本上覆杯而愈。

張仲景的這個桔梗湯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它背後的含義可深了去了,治療咽炎,只是它相當表淺的一個作用,它深層次的功能是讓聲音嘹亮,這個方子可以看作是喉寶,專門通利咽喉的,很多靠嗓子喫飯的人,比如,老師,主持人,還有唱歌的,演講的,說書的,唱戲的,這些人嗓子一定要洪亮,嗓子一旦不洪亮了,工作就沒辦法進行,所以不管你是咽喉腫痛也好,失音也好,你就去找桔梗和甘草,兩味藥一喝下去,很快就恢復過來,它還有這個神奇的作用。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如果是慢性咽炎呢,反反覆覆久不愈的那種,還要再加兩味藥,玄蔘和麥冬,組成玄麥甘桔湯。

玄麥甘桔湯:玄蔘9克,麥冬9克,甘草3克,桔梗6克。

上文說了,咽炎是邪熱客於少陰,那這個熱是怎麼來的呢?長期熬夜,喫辛辣的食物等等,這些都會損耗腎陰,腎主水,腎陰虧虛,腎陽無以依傍,本來應該潛藏在水裏,現在循經上攻到咽喉,打個比方,就像池塘裏的魚,會隨着池裏的水減少而變得焦躁,不斷地往水面上跳。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池塘裏的水重新補回去,水足了,那魚蝦也就安分守己,不亂跳了。

對於人體而言,就是要把腎水給填補回去,這個過程就是補陰,腎水一足,腎陽就潛藏下來,這叫陽隨陰降,非常巧妙。所以有慢性咽炎的人,千萬別認爲只是嗓子出問題了,還要滋腎陰。

你看玄蔘這味藥捏在手裏柔軟不硬,嘗一點,甘甜微苦,還有點鹹鹹的,甜說明它能滋陰補益,鹹說明它可以入腎,所以玄蔘能補腎水,而且它本身又有一點清熱解毒的作用,因爲它是微苦的。

麥冬是養陰潤肺的良藥,爲什麼要潤肺呢?爲了達到金水相生的效果。

腎屬水,肺屬金,腎陰不足可以補肺,這叫金水相生,滋陰法的至高境界。這就好比天上久不下雨了,地上自然乾旱缺水。而肺就是人的天上雲氣,腎就是人的地下流水。潤肺肺氣下行,就是讓人身體內下雨,腎水自然就足了。

最後還要叮囑一點,這兩個方子喝的時候啊要徐徐嚥下,讓藥性充分作用在咽喉部位,否則你一下子吞到肚子裏頭,肚子涼了,咽喉炎症又顧及不到,那效果就要差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