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有一個人物頗引人關注,那就是原爲呂不韋的家臣,後來成爲了嬴政侍衛的樊於期。

知曉“荊軻刺秦”故事的讀者都知道,荊軻面見秦王的禮物之一就是樊於期的首級,據說還是秦王發下的懸賞。

那麼,到底經歷了什麼事情,讓這位秦國將領最終叛變,投靠了燕國呢?

樊於期曾兩次叛變秦王,戰敗降燕

秦異人,即秦莊襄王有二子,長子是秦始皇嬴政,其母爲趙姬;次子是長安君成蟜,其母爲韓姬。

華陽夫人曾經想要立成蟜爲秦王,但沒有成功,嬴政即位之後,對這個弟弟其實也沒有太過逼迫,反倒對他有所重用。

但是,沒成想這個成蟜最後卻爲了秦王位而叛變,失敗之後投靠了趙國。

這要從一則“流言”說起。

《大秦賦》中有一個情節,是說華陽夫人等爲了抹黑嬴政,放出流言說嬴政實際上是呂不韋和趙姬的私生子,並不是秦異人的親子,所以不能繼承秦王位。

這一則流言到底因何而起,是何人放出,目前已經不可考,但《史記》、《漢書》等正史文獻都記載了這一說法。

但是這個說法一直未得證實,且司馬遷在《史記·呂不韋列傳》這篇短小文章裏的記載竟也前後矛盾。更主要的是,無論是主人公身份、結局,還是時間節點以及情節發展,和楚國春申君與女環的故事如出一轍,這則關於嬴政和呂不韋的“流言”疑似移花接木而來。

但是,這則流言被成蟜利用起來了。

話說,呂不韋擔任秦相期間,依舊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不斷地蠶食“三晉”的土地,最後切斷了燕國、趙國兩國和韓國、魏國的聯繫,形成了對“三晉”的側翼包圍,秦國對諸國逐個擊破的態勢已經異常明顯了。

於是,始皇6年,即公元前241年,韓、趙、魏、燕、楚五國再次合縱伐秦,竟然攻入了函谷關內,兵鋒直逼咸陽。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對秦國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和震盪。

第二年,呂不韋便起兵報“五國攻秦”之仇,命蒙驁和張唐領軍五萬伐趙,長安君成蟜和樊於期爲後援。

而當蒙驁等人進攻受阻之後,想讓成蟜和樊於期領兵援助,但沒成想樊於期竟然煽動成蟜叛變。

樊於期以嬴政是呂不韋私生子的流言爲依據,讓成蟜相信他纔是秦莊襄王的嫡子,應該繼承秦王位。而呂不韋之所以派年少且不諳軍事的成蟜領軍,是想借機除掉他。

於是,樊於期將這一則流言寫成檄文,通告天下。

當然,這次叛變被迅速鎮壓,成蟜也因此逃離秦國,投降了趙國,客居於此。

但讓人疑惑的是,樊於期似乎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株連,因爲在公元前237年的時候,他又擔任了秦國將軍,率軍攻趙。

但這一次,樊於期遇到的對手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被打得大敗。

也就是這個時候,樊於期畏罪潛逃,不敢回秦國,也沒有投降趙國,而是去了燕國。

燕太子丹不顧人勸阻,最終還是收留了他。

秦王暴怒,將樊於期一家老小盡數誅滅,然後對其發出了懸賞。這纔有了荊軻入秦時想要通過攜帶樊於期的首級面見秦王的事情。

可是,這一說法也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樊於期到底是誰?這個名字在正史中的出現沒有前因,只有一個簡單的結局,衆多的信息幾乎都來自與野史和傳說。

樊於期身世成謎,其形象多爲文學形象

樊於期的事蹟多不見於正史,《史記》中對他的記載也就是“刺客列傳”裏關於荊軻的篇幅中略有提及,在之前並沒有樊於期的信息。

而這些事蹟多是在野史、小說中被提及,最爲詳盡的大概就是《東周列國志》了,其中第一百零三回的章節便是“李國舅爭權除黃歇 樊於期傳檄討秦王”。

所以,有歷史學者提出,“樊於(wū)期(jī)”這個人實際上就是秦將桓齮(yǐ),兩者的讀音也比較接近,疑似訛誤。

而《史記》中對於桓齮的記載也比較矛盾。

對於桓齮伐趙的結果,李牧的傳記和“趙世家”中都說李牧勝了,桓齮逃走;而始皇本紀中又記載桓齮有所勝利。所以有學者推斷,可能這是一系列戰役,桓齮取得過幾次勝利,但最終被李牧擊敗。

至此之後,桓齮逃亡,這一年是始皇十四年,而燕太子丹在秦國受辱回國的時候,正好是始皇十五年,於是就有了桓齮畏罪逃燕的說法。

恰巧,在此之前,並沒有提及樊於期其人;而在此之後,就沒有了桓齮的消息。

所以有些學者認爲二者就是同一個人,因訛誤而產生了兩個名字,這也是有道理的。

但桓齮就是樊於期的觀點證據還是不足,只能作爲一個觀點來考量。

成蟜謀反的事情是真的,這裏有一個時間點需要注意。

始皇七年的時候,夏太后逝世,以趙姬爲首的外戚勢力,和嫪毐等人開始排除異己,對成蟜所在的韓系勢力予以排斥。

這似乎也是成蟜最後決定謀反的原因,因爲成蟜在屯留叛變的時間正好是始皇八年。

那麼,樊於期其實是捲入了這場外戚勢力的爭鬥之中,檄文是不是由他所寫並不可知,但根據野史、傳說,《史記》後來提到他的事蹟等等信息綜合來看,他似乎在最初的時候將自己從這次叛變中摘了出去。

成蟜的這次謀反並非沒有株連,其軍、吏皆被處死。《史記》中說成蟜也被殺了,也有些說法認爲成蟜雖然最後逃亡趙國,但後來也被呂不韋等人殺死了,關於結果還是一致的。

那麼,樊於期也有可能是這一次清算的漏網之魚,在最初的階段沒有被認爲是這次叛變的參與者,所以纔有了再次領軍伐趙的行爲。

而因爲被李牧擊敗所以畏罪潛逃,這一說法就顯得有些站不住腳。

秦軍無論是從弱小之時還是開始東出的階段,大小敗仗喫了無數次,孟明、王翦、白起、李信、蒙驁等等名將都有敗績,損失也不小,甚至有時候都動搖了秦國的國本,但也沒有受到太過嚴重的處罰。

而趙國的李牧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也不是無名之輩,敗在廉頗、李牧、趙奢手下的秦將也不少,沒有因爲一次敗仗就畏罪潛逃的道理。

所以,樊於期的畏罪潛逃,也有可能是其參與成蟜謀反的事情被查了出來,這纔不得不逃走。

而如果樊於期和桓齮真的是同一個人的話,似乎也能解釋得通,爲何此後桓齮不再出現,而樊於期這個名字剛剛被提及,且其爲何出現在燕國了。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