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8日—

(第三十九期)

我和王振深感藝術之魅力,書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請一公號,名“兩塊磚墨訊”,以此爲平臺與書友文朋通聲氣。

                    ———莫言

莫言題筆神

原作尺寸:高261cm X 寬107cm

釋文:

筆神

庚子初冬書於觀鵲臺
莫言
莫言 書

莫言書筆神視頻

莫言手稿:筆神何在?

釋文:

筆神何在

縱觀天下萬物,以神名之者多矣。山有山神,河有河神。風有神,水亦有神。五穀有神。百花有神。又有財神、酒神、樹神、蠶神……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吾近日無聊,考諸神命名之源。大致有二:一爲姜尚之封(小說家言);二爲民間之傳說。諸多神祇,大致可分爲兩類。一爲歷史上的忠臣良將,生前建有偉業豐功,人們封其爲神,紀而念之。或蒙受奇冤大屈而死,人們諡其爲神,敬而悼之。如秦叔寶、尉遲恭爲左右門神;比干、關羽爲文武財神。又有一類神,乃某種物品或某項技術的發明者或倡導者而被後世追封爲神。如酒神儀狄、杜康,蠶神嫘祖,車神奚仲,船神番禺,而筆神則非蒙恬將軍莫屬也。蒙將軍山東蒙陰人也。出身於世代名將之家。文韜武略,勇冠三軍,爲秦國統一天下立下赫赫戰功,深受秦王器重。後被趙高等奸臣陷害,含冤自殺。但他被民間封爲筆神卻並非因其蒙冤枉死,而是因其爲傳說中的毛筆發明者也。吾查閱資料,方知將蒙恬將軍視爲毛筆發明者顯然不妥,但視其爲毛筆製作技術的改良者則是可信的。今浙省南潯善璉村立蒙公祠祀之,當是有傳承有證據的行爲。
將某種事物與一個具體的人結合起來加以神化,應該是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的普遍現象,非中華獨有也。這種造神運動包含着先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傑出人物的崇拜,以及對他們造福衆生的業跡的感謝。這樣的造神運動構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的錦繡篇章,對促進科學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
還有一種神是不與具體的人物相聯繫的,那就是除了人類之外的事物,或因體積之大,或因壽命之長,或因某種特殊的原因而獲得了超越其自身甚至超越人類智能的能力,因之能控制人類的命運而被人敬畏。這類神祇與其故事也就構成了文學作品的素材和內容。《紅樓夢》、《西遊記》、《聊齋志異》,就建立在這種自然神靈的基礎上。
蒙恬將軍是造筆之神,他是造筆工匠崇拜的對象。但文人墨客所崇拜的筆神,當是千百年來無數支筆聚合而成的靈物,是統領着天下所有筆的精魂。它既寄寓於千萬支筆之中,又獨立於千萬支筆之外。哪個人得到它的眷顧,他手中的筆便會寫出華章。夢筆生花之傳說,就是文人得到筆神眷顧的例證。
生花妙筆何在?在日月星辰運轉,在江湖河海澎湃,在花開鳥鳴,在萬木生長,在新陳代謝,在仰觀俯察,在進德修業,在虛懷若谷,在從善如流,在苦讀勤學,在不畏艱難,在夜以繼日,在廢寢忘食……
數日前,在觀鵲臺書“筆神”二字,歸來有感敷衍成此文,供方家兩哂。

庚子大雪之夜

齊叟  莫言

莫言 書

王羲之故里

王振手寫李白詩《王右軍》

釋文:

右軍本清真,

瀟灑出風塵。

山陰過羽客,

愛此好鵝賓。

掃素寫道經,

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

何曾別主人。

唐 李白詩讚《王右軍》

庚子冬日書於觀鵲臺

王振

(王振 書




浙江省南潯蒙公祠

王振手書乾隆詩《望長城作》

釋文:

金墉迤邐倚山尖,

想象當時守備嚴。

但擬天驕祛冒頓,

那知民怨萃蒙恬。

千秋形勝因循覽,

萬古興亡取次覘。

自是天心無定向,

從來違順卜黧黔。

清 乾隆帝詩《望長城作》

庚子冬日

王振

(王振 書

長按關注兩塊磚墨訊公衆號

責任編輯:張   偉

實習編輯:樊建明

實      習陳玲玲   吳   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