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混的越好的人,就會越懂得這一條處世天機!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直而不肆」。真正的聖人懂得,說話做事直率但不放肆。一個人混的越好,就越懂得這一條處世天機,將來必有大出息!

▌一、真正成事之人,都懂得剋制自己

在爲人處世之道上,「直而不肆」是一種對我們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的智慧。「直而不肆」的意思便是直率而不放肆,有所成就但不炫耀,其側重點則是在於提醒我們要學會剋制自己。

直率本來是一種美德,直率的人往往說話直來直去,不拐彎抹角,表現出一種坦誠、豁達的性格。因此,這種人往往受到人們的歡迎,人們也都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交往。

但所謂物極則反,直率也應該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說話沒有剋制,不管什麼話都不加考慮地想到就說,則有可能成爲一種放肆了,其結果有可能傷害別人,或者令人感到尷尬,最後顯得自己不夠穩重、成熟,乃至招致別人的討厭。

有時我們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某某人說話不過腦子!這個人之所以得到這樣的評價,往往是因爲說話過於直率以至於顯得放肆了。其實,作爲一個成熟的人,說話要遵循一定的規則,考慮相應的場景和後果,不是想到什麼就脫口而出。

一句話,虛話、套話固然是不受歡迎的,而真話也是要有節制或者講究說的方式的。

▌二、遇事需冷靜,說話莫直率

明代小說《水滸傳》中的李逵,便是一個說話過於直率的典型例子。

在《水滸傳》第六十六章中,梁山衆好漢劫法場,救了盧俊義,然後又接他上山。之後,宋江要將頭領的位置讓紿盧俊義,宋江一本正經的表示:因盧俊義文武雙全,在天下名頭也比較響,要將山寨頭把交椅讓給盧俊義。盧俊義初來乍到,自然不敢接受。於是兩人彼此說客氣話辭讓。

沒想到,這時李逵說了一句:「若是哥哥做皇帝,盧員外做個丞相,我們今日都住在金殿,也值得這般鳥亂,不過是水泊子裏做個強盜,不如仍舊了罷!」

宋江氣的話說不出。這裏李逵所說的話是實話,實情的確如此。可以說,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未必只有李逵一人,像林沖曾身爲 80 萬禁軍教頭,呼延灼、關勝爲名將後代,又曾做過朝廷中級將領,對於梁山頭領的位置大概也不會怎麼瞧在眼裏。因此,李逵的話他們未必不認同,但是,在這種時候,李逵的話雖然直率,卻顯然是放肆了。

想象一下當時宋江正煞有介事的讓位呢,被李逵這麼一說,肯定有些下不來臺,也難怪他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幸虧這裏只是組織不太嚴密的梁山,如果是在朝廷,說這話的李逵恐怕職位甚至性命都不保。

實際上,在上司面前,說話過分直率便成了一種放肆,乃是很忌諱的。因爲,上司畢竟是上司,其很重要的一個屬性便是要具有威信,以保證事情執行的效率。因此,如果你當着衆人的面無所顧忌地指出他的錯誤,或者是無所顧忌地和他開玩笑,便會損害這種權威。

▌三、最好的交往,是保持距離

即使他是你的同學或者私底下的朋友,也應該對他保有一定程度的敬重,尤其是有別人在場的時候。同樣道理,在父母長輩、老師等面前,也應該避免直率得放肆。另外,還有許多情況下都應該避免這種行爲。

比如和陌生人初次見面,說話便應該保持一種距離,不可放肆。而有的人卻並不懂得這個道理,在與人初次見面時並不懂得顧忌,而是想到什麼便說什麼,詢問對方家庭情況、收入等一些過於個人化的問題,或者跟人開一些就初次見面的人來說顯然過分的玩笑。

這些,對方可能出於禮貌表面上不說什麼,而內心裏則會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覺得你輕浮。如此,如果是職業性的會面,別人便會因爲覺得你不太可靠而不願意跟你合作;如果是個人化的會面,別人則可能也不大願意和你做朋友。

不僅在陌生人面前應該避免放肆,即使在很熟的人面前,也不可以肆無忌憚地說話。熟人之間翻臉許多時候都是因爲彼此之間太熟了,在說話時無所顧忌,拿對方的短處或者最近的糗事開玩笑,結果惹怒了對方,導致大家不歡而散,結下疙瘩。

因此,在和同學、朋友、同事相處時,即使是彼此非常熟悉,也不可想到什麼說什麼。最好是不要提對方的短處,不要直言對方的失敗,等等。

總之,一個人的言行是應該有一定的規範的,孔子強調禮制,推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其實質便是將每個人的言行規範起來,避免放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