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心悸、心慌的症狀,平時心裏經常莫名的突突跳,到醫院檢查了以後,最多就是有點心律不齊,並沒有什麼嚴重的心臟的病變。

醫生會跟你說,可能是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但是我在臨牀當中就經常會發現有這樣的一類人特別容易好發此症。

在臨牀當中,女性多於男性,女性比男性這種心慌、心悸症狀發作的幾率要大得多。其次,心慌、心悸見於很多不同年齡段就,老年女性、中年女性、年輕女孩都可能會出現類似的症狀。

體型比較瘦小的女性更容易好發於心慌、心悸,是什麼原因?是因爲和一塊肌肉有關係,心臟在胸腔之內,如果想跳動,就要靠周圍的肌肉組織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環境。在心臟的後壁有一塊重要的肌肉——大菱形肌。

菱形肌有小菱形肌,還有大菱形肌。大多數人的都是在偏左的位置,左側大菱形肌是在的肩胛骨和的脊柱之間建立了一個肌肉的屏障,作爲心臟的後壁對心臟的搏動起到了一個支撐的作用。這塊肌肉,如果強勁有力,心搏動的時候就變得強勁有力。

另外,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胸椎,特別是胸4胸5,這塊出來的脊神經是調控心臟的搏動節律的,神經很容易在大菱形肌變得軟弱無力的時候受到不良的刺激,進而誘發出來心慌、心悸的症狀。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在這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在我上研究生的時候,家對面住着一戶人家,女主人是一個非常瘦小,而且很看着就很弱的一個女性,她是做文字工作的,有一段時間她住院了,就是心悸、心慌,醫院做了相關的檢查之後:心功能都正常,沒有器質性問題。結果住了一段時間,調養好了,就出院出院,沒多長時間,也就一個月的時間,又住進了第二家醫院,還是同樣的症狀,也就是說,這種心慌、心悸的症狀,頻繁的反覆的出現。

當她再次出院,到對門去問候她的時候,她描述了她所有的治療的過程和檢查的結果。這時候我就問她,我說你後背胸椎那個位置是不是經常會有疼痛,因爲我看着她很瘦弱。她說,對呀,我老低着頭,彎着腰在電腦前面做一些工作,所以我的後背經常的會有疼痛。我幫她觸診,結果我就在胸4胸5棘突的邊上,找到了一個非常疼痛的點,這是實際上是脊柱,她的小關節韌帶已經出現了炎症反應,出現了小關節的紊亂,這樣就會影響到對心臟調控的脊神經。

這種由於脊柱的穩定性所出現的問題導致我出現心慌、心悸的症狀,或者導致內臟功能出現的變化,在醫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做脊柱相關性疾病。

往往這時候通過藥物或者內科的一些治療方法並不能很快速的起效或者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而如果此時換一個思路,通過脊柱的穩定性跟脊柱相關的肌肉,骨骼的力學關係去調解,往往會取得比較有意思的結果。

上一個例子當中的這位女性,就做了一個胸椎的小關節整復手法,隨着那小小的咔擦一聲,她心慌、心悸的症狀後來就發作得很輕。之後,教給她一個自我鍛鍊的方法,這種和脊柱相關的心慌、心悸,要去鍛鍊好一塊重要的肌肉,就是肩胛骨和脊柱之間的大菱形肌。

爲什麼女性比男性好發此病?

就是因爲男性在年輕的時候經常會鍛鍊自己的胸大肌鍛鍊、二頭肌。在這種鍛鍊的過程當中,往往這種力量型的訓練擴胸做的比較多,肩胛骨內收的動作做得比較多。因此,男性的肩胛骨和脊柱之間的大菱形肌,就比較豐厚,比較有利。而女性相對來說鍛鍊的就少,再加上有很多女孩子是林黛玉型的,很少去鍛鍊自己的肌肉。而這個部位的肌肉,經過有效的訓練,會讓你終生受益,年輕的時候不心慌、心悸,到了年老的時候,特別是進入到更年期的階段過程當中的心慌、心悸,多汗的症狀也不會明顯的表現出來,所以不妨從現在開始就去鍛鍊你的菱形肌。

怎麼鍛鍊菱形肌?

就是做擴胸的動作。大家,可以做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雙手握拳,屈肘放在胸前,這時候想象一下有點像你在健身房裏面做這樣一個擴胸的鍛鍊一樣,慢慢的外展你的肩關節,隨着外展你的胸廓,要抬起兩個肩胛骨,要內收用力的向後夾緊,堅持十秒鐘。回來,重複再做,每次做三到五分鐘,一天當中,可以做三到五次。

做一做,很多朋友就會輕微出汗的情況,這是非常正常的一個表現,往往出汗越多說明你越需要運動鍛鍊了,從現在開始鍛鍊你的菱形肌,讓你的心慌、心悸遠離你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