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導演,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主演的《大秦賦》已經開播。

這部劇經歷了改名風波,而且也壓了好長一段時間。

電視劇剛開播好評如潮,口碑一度達到8.9分。

但是播出十集過後,口碑迅速下降,從8.9分直降到了8.3分。

因爲口碑下降的原因,再加上一些缺點。

有些觀衆都在討論《大秦賦》是不是歷史叫劇?

那麼到底什麼是歷史劇?

歷史劇一定要忠於“歷史”

什麼叫歷史劇?

很多人覺得歷史劇一定要尊重“歷史”。

答案是隻答對了一半。

因爲我們把“歷史劇”三個字剖析開。

它先有“歷史”兩個字,但最後不還有一個“劇”字。

“劇”是什麼?

它就是戲劇啊。

而戲劇肯定是會想象化與藝術化的。

所以,“歷史劇”是基於歷史的藝術創作。並不是爲了表達一段歷史,完全不顧戲劇要求去死摳“歷史細節”。

這樣拍出來的“歷史劇”觀衆是不喜歡看的。

而且,這應該叫做“紀錄片”而不是電視劇。

哪怕“紀錄片”在影像化的時候都有藝術化,想象化。

畢竟歷史都已經過去時,後世怎麼可能還原真正的歷史。

而關於“歷史劇”的創作一直以來,最終無非那八個字!

——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國產歷史劇的劃分

中國的歷史很長,歷史上的故事就非常精彩。

同時因爲當初中國影視產業的原因,80、90年代拍攝了很多歷史劇。

同時,這三十年也是國產歷史劇的巔峯時期。

2010年過後,衆所周知國產歷史劇衰落了。

而這三十年間,中國歷史劇數量和類型都太多了。

有些觀衆可能不清楚這些歷史劇有什麼區別,同時有的觀衆堅持認爲某些不還原歷史的劇不是歷史劇?

根據伯光君個人劃分,感覺國產歷史劇大概這幾種。

1、嘗試“還原歷史”的歷史劇

中國上下5000年文明史,歷史本身已經足夠精彩。

影視團隊只需要根據史書,嘗試還原出那段精彩歷史。

那麼,它就是精彩的歷史劇。

央視《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貞觀之治》《漢武大帝》《大秦帝國2、3》等。

它們就是這種歷史劇的代表。

當然,我們拿史書去嚴格要求,誰都不可能符合歷史。

但這些歷史劇歷史人物,歷史大事件,歷史轉折和走向。

除了某些細節和藝術想象部分,絕大多數都是比較“符合歷史”的。

有人問《三國演義》這種“演義”作品,怎麼可能叫做還原歷史了?

《三國演義》是本歷史上留傳下來的歷史小說,央視版盡最大努力還原歷史小說,也算是儘量還原歷史的一種表現形式吧!

2、企圖“借古喻今”的歷史劇

這種歷史劇有着更高的追求。

他們企圖借中國歷史人和和事件,加以現代的觀念解讀和表達。

他們嘗試講出中國歷史,中國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某些真正的道理,有些甚至達到了“哲學思辨”的程度。

《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王朝》《大秦帝國1》堪稱典範。

比如,現在我們一旦現在談到國產歷史劇的巔峯是《大明王朝》,很多人會跳出來說它一點都不還原“歷史”。

什麼服化道太差勁,整個核心矛盾“改稻爲桑”是虛構等等。

這就是掉入了死摳“歷史細節”的問題上。

“歷史劇”本來就有藝術化和想象化的,如果嚴格去死摳“歷史細節”,這明顯就是削足適履了。

正所謂:前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這些歷史劇本來就借古代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用來喻示和警示當下發生的事情。

如果《大明王朝》都不叫歷史劇?

那中國也就沒有什麼所謂的歷史正劇了。

同樣改編自小說的《大秦帝國1》爲何放在這一欄呢?

因爲《大秦帝國1》比較遵循原著小說,和真正的“歷史”偏差是比較較大的,至少比《大秦帝國2、3》要大得多。

但爲什麼《大秦帝國1》口碑就要好得多呢?

這個放到《大秦賦》時一起講。

這些歷史劇,它們是歷史劇嗎?

我個人覺得,如果把年代設定到清末、民國再到建國後一段時間。

這些電視劇更偏“年代劇”一些,而不是歷史劇。

比如《大宅門》《喬家大院》《闖關東》等等。

下面這些劇倒也算曆史劇,但是上面兩種相比。

它們相對就不那麼的“歷史”了。

1、古裝戲說劇

這就是擺明的藉着歷史整的“戲說”那一套。

以前怕觀衆不知道,在片頭打上““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反正人家已經告訴觀衆它不是真實的了。

比如《宰相劉羅鍋》《康熙王朝》《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微服私訪記》等等。

如果我們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當時某些所謂歷史劇的角色與後世的“網絡爽文”並無多大區別。

比如《康熙微服私訪記》。

每一次康熙等人被壞人抓住,關鍵時刻救火的“八府巡按”於世龍大人。

於大人出場太早康熙打臉打得不爽,出場太晚康熙則可能性命不保;所以,於大人每次出場的時機都非常的巧妙。

這種裝xx打臉的套路。

誰用誰爽,一直用一直爽!

2、古裝宮廷劇

如果上面是男頻向的古裝宮廷劇。

那麼,這個就就是女頻向的古裝宮廷劇了。

比如《戲說乾隆》《還珠格格》《大明宮詞》《孝莊祕史》等等。

這些劇則將男頻向的打壞人臉裝xx的套路,敘事重心放在了“言情”上面。

我們不能說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全部爲愛情服務。

但它們的敘事推進,角色塑造確實廣泛的圍繞着“言情”來進行。

上述各種不同類型的劇集,基本上就已經概括了國產歷史劇的種類。

2010年後,歷史劇因爲種種原因衰落了,戲說類古裝劇則得到發展。

但處於一種“羣魔亂舞”的狀態,這裏便不展開講了。

《大秦賦》緣何口碑崩塌?

正在熱播的《大秦賦》是不是歷史劇?

答案是當然是歷史劇了,而且是以前那種國產歷史劇的模式。

這部劇播口碑下降得比較厲害。

具體原因是什麼呢?

這裏對照前三部《大秦帝國》分析,答案可謂是一目瞭然。

相信前面劃分的時候,就有觀衆奇怪爲何《大秦帝國》前三部分作兩檔。

《大秦帝國1》是那種“借古喻今”的歷史劇,而《大秦帝國2、3》是嘗試還原歷史的歷史劇。

那麼問題就來了?

爲什麼《大秦帝國1》的口碑會高於兩部續集?

除了《大秦帝國1》的服化道更講究,趙季平配樂等製作更爲嚴肅寫實,再到選擇的演員更加合適等等。

最大原因是這部劇是“戲劇藝術”的勝利。

只要稍稍瞭解歷史的都知道,《大秦帝國1》太過美化法家和商君。

同時敘事主角是秦國,其它六國的戲份相對來講比較少。

如果按照現在觀衆非得死摳“歷史細節”的那一股勁兒,它有太多不符合歷史的地方。

但是人家“戲劇藝術”處理得更成功啊!

觀衆看到一個一窮二白的赳赳老秦,在商君和秦孝公辛苦經營之下,從最弱小國家而變得強國。

中間有理想和政治勢力的角力,權謀和友誼的抉擇。

再輔以樸素而又寫實的製作水平,演員們高超的演技相結合。

說實話,看《大秦帝國1》很有“新中國”剛建立段時間的即視感。

這纔是中國觀衆都會感同身受的高級爽劇好吧!

《大秦帝國》後兩部口碑爲何遜色?

主要原因就是它們更加的符合歷史了。

爲此敘事由秦國轉爲其它幾國,角色也擴充不少。

角色擴充就代表敘事重心肯定會分散,而各個國家的政治理念又不一樣,最終就導致電視劇缺少那種能吸引觀衆眼球的“戲劇衝突”。

因爲這是歷史劇,強烈的戲劇衝突可以用重大的歷史事件來彌補。

但是,這兩部劇導演編劇處理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功力,顯然遠遠遜色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導演編劇。

最終變成了兩部歷史劇,故事劇情和人物角色偶爾有弧光。

但是,整部劇缺少《大秦帝國1》那種“樸素的生活理想和高貴的政治報復”的感覺。

那麼,《大秦帝國》後兩部爲啥口碑還是不錯呢?

原因就是演員選得好。

如果不是富大龍,寧靜等演員撐着。

伯光君猜測後兩部的口碑未必有現在這麼好。

《大秦帝國3》很有可能還不如《大秦賦》。

尾聲

《大秦賦》是一部什麼樣的歷史劇呢?

如果按照上面的劃分,它大概屬於嘗試“還原”歷史的歷史劇。

那麼它爲什麼口碑會崩呢?

我個人覺得主要是演員選擇的不當,其中讓40歲的張魯一演13歲的秦始皇堪稱劇組最大敗筆。

其它各個方面的爭議,相反都不是致命問題。

比如現在網上什麼“文化細節”不夠還原歷史,哪句臺詞不夠古風之類。

我們只要對比十集前,與十集後的評價,便會發現觀衆兩種明顯不同的態度。

前十集呂不韋、贏異人爲主要角色的時候,難道就沒有這些爭議了嗎?

答案一直都有的,而且也不少。

但是演員們撐起了這些角色,而且呈現出不少相當精彩的戲份(辛伯青的贏異人更是一改之前銀幕的猥瑣形象)。

所以,前期主流輿論都是誇“《大秦賦》像兵馬俑在攻城”。

“真正的歷史劇《大秦賦》迴歸了”之類的正面言論。

當你主要優點比較明顯時,觀衆是會忽略缺點的。

第十集過後,張魯一飾演的13歲秦始皇上位。

觀衆感覺到演員和角色之間,那種強烈的無法彌補的違和感。

各種原本十多歲孩子說出的臺詞和戲份,更是無數倍的放大了這種違和感。

那些罵電視劇不符合歷史,罵段奕宏的演技遠遠被高估,罵張魯一、朱珠的演技太爛等等。

輿論風向立刻反轉,批它就成爲了主流。

當你的優點不再明顯時,觀衆是會放大各種缺點的。

我個人覺得,如果《大秦賦》選擇對了的演員,或者讓張魯一更晚點出場。可能仍然會有些爭議。

但在經歷11月幾部爛劇污染眼球,當下歷史劇如此稀少的情況之下。

《大秦賦》保持前十集的口碑,應該還是比較容易的。

最後,《大秦賦》現在才播出十多集。

而它一共有76集,最終整部劇如何還有待觀察。

作爲比較傳統模式的國產歷史劇。

《大秦帝國》不能說獨一無二,但它確實是“一枝獨秀”。

2010年後國產歷史劇有不少,但是《大秦帝國》卻是最知名的一個歷史劇系列。

《大秦賦》作爲名義上《大秦帝國》的續集。

如果收官真的收得不好。

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