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睡覺時偶爾流口水,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但如果經常如此,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號。

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會流口水,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引起的,如趴在桌子上睡、側臥位睡覺,都容易引起流口水。但如果一個成年人長期如此,應該對自己的身體有所警惕,因爲睡覺流口水對於成年人來說,或許正是某些疾病發生的信號。那麼都有哪些原因會導致睡覺流口水呢?

一、口腔衛生不良

口腔裏的溫度和溼度最適合細菌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疾病。口腔內的炎症會促進唾液分泌,引起疼痛,導致流口水,甚至少量血水。一般情況下,經過抗生素治療後口腔炎症消除,流口水的現象就會自行消失。

二、牙齒畸形

牙齒畸形也是引起睡覺時流口水的原因。尤其是凸面型牙齒畸形的患者,前牙向前凸出較明顯,開脣常會露齒,睡覺時脣部很難完全覆蓋前牙面,上下脣常常自然分開,就易流口水。

三、周圍性或中樞性面癱

面部受涼、吹風或感冒之後,面部神經損傷會引起周圍性面癱;腦出血、腦梗塞可引起中樞性的面癱。這類患者往往還同時伴有眼睛閉合不嚴、口角歪斜等症狀,中樞性面癱患者往往還伴有一則肢體肌肉無力。臉部一側肌肉癱瘓,兩側面部肌肉力量不對稱,在面癱一側口水不能存留,就容易流出來了。如果你突然出現睡着後流口水,且晨起對着鏡子笑出現口角歪斜,意味着面癱可能性比較大,應立即就醫。

四、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鏡檢查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症。前者食管有炎症、糜爛,後者食管沒有損傷。胃內胃酸或/和膽汁,從胃內經過賁門反流致食管到達口腔。主要表現反酸、燒心、胸骨後灼痛。胃酸或膽汁反流至口腔可直接刺激唾液腺,或只反流至食管下段,通過迷走神經反射作用,刺激口腔唾液腺分泌唾液,使口水增多,從口腔溢出來。有些人只是口腔含口水,有些人甚至口水多的會嗒嗒的往下滴。尤其飯後趴在桌子上睡覺,會壓迫胃部更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飽食後平臥也如此。睡前3小時內進食會促進夜間胃酸分泌,平臥時胃反流物失去了重力作用,睡覺時又沒有唾液對食管清洗,因此在夜間胃反流物對食管損傷會更明顯,口水增多。

五、用腦過度

當人用腦過度、極度疲勞後,會引起機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覺時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從而引起睡覺流口水。在這種情況下,要多休息,合理調整身心狀態,以避免因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各種疾病。

六、神經調節障礙

一些神經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興奮的情況,會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七、藥物因素

有些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如某些抗癲癇類藥物。

成人如果頻繁出現流口水現象,不要大意,一定要及時就醫,找出病因。小編今日的分享就到這裏了。如果對您及家人朋友有幫助可以轉發分享,感謝您抽時間閱讀,喜歡的親記得點個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