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腰痛》:“腰痛證凡悠悠慼慼,屢發不已者,腎之虛也;遇陰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溼也;遇諸寒而痛,或喜暖而惡寒者,寒也;遇諸熱而痛,及喜寒而惡熱者,熱也;鬱怒而痛者,氣之滯也;憂愁思慮而痛者,氣之虛也;勞動即痛者,肝腎之衰也。當辨其所因而治之。”

張景嶽先生這段話真可謂是把腰痛常見的類型概括全了。腰痛這個病,外感或者內傷都可能導致,像風寒、溼熱、氣滯、血瘀、腎精虧損、筋脈失養等都可能導致。但是不要一發生腰痛就認爲是腎虛。雖然說腰爲腎之府,但是腎虛爲本,風寒溼熱、氣滯血瘀爲標,虛實夾雜,不能一概都歸爲腎虛。

內傷性的腰痛發病時間比較久,大多是常年不愈的,但是生活中,急性的腰扭傷還是比較常見的,尤其在沒有熱身就運動和搬運重物的時候,很容易發生急性腰扭傷,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應對急性腰痛的方法。

急性腰扭傷

對於急性腰扭傷,民間常用的說法是“腰扭了”,中醫在治療腰痛方面有太多的經驗,其中鍼灸法、拔罐法、推拿法、膏藥等方法治療急性腰扭傷的效果都非常好。如果腰痛得非常厲害,一定要先去醫院就醫。如果扭傷了不方便就醫或者沒有那麼嚴重,自己還不知道該怎麼緩解疼痛時,不妨試一試能治療腰部疼痛的穴位。

一、拔罐或者刺血拔罐法

委中穴

委中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在大腿後面正對膝蓋骨的的膕橫紋中點處。“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所以對於腰背疼,委中穴是很好的特效穴。用三棱針點刺放血三到五滴,然後扣上一個罐子,留罐十五分鐘即可。

阿是穴

“阿是穴”是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裏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成痛處,即雲阿是。灸刺借驗,故云阿是穴也。”因爲阿是穴無固定名稱與位置,以病痛局部或壓痛點爲腧穴,所以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作用。

二、按摩法

後溪穴

後溪穴在手掌小指側指關節後邊,有一皮膚褶皺尖端,即是此穴。連續點按此穴達到痠麻感,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腰痛點

腰痛點在手背,腕橫紋與掌指關節的中點,第二、三掌骨以及第四、五掌骨之間,左右手共四個穴位。此穴專治各類腰痛,如腰間盤突出、急性腰損傷等。凡是有疼痛、痠麻者,均可以選取此穴。

腰痛的恢復保養:

1、勞動、鍛鍊、工作時要注重腰部的發力要科學,要適當,不能強力舉重,不能負重久行,長時間做腰部高強度工作時,應注意定時做放鬆腰部肌肉的活動。

2、勞逸結合,房事適當,不要使腎精虧虛,腎虛後更容易引發外部的扭傷。

3、患有多年腰痛疾病的人羣要注意防止受寒,腰部應該更加小心用力,減輕腰部的受力負荷。要根據腰痛的情況,可局部進行燈烤、冷敷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