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到市中醫院進行治療的腰背疼痛患者日益增多。

文/圖

本報記者 劉少敏 實習生 周 琦

近日氣溫驟降,不少網友吐槽自己腰背疼痛,又開始“作腰”了。記者走訪發現,不僅醫院骨科門診治療室排起隊,不少中醫理療館的生意也十分火爆。

記者聯繫廈門市中醫院骨科專家瞭解到,這種病症在醫學上稱爲“肌筋膜炎”,辦公室白領爲高發人羣,近年來低齡化趨勢明顯,甚至連小學生也開始腰痠背痛了。

預約患者翻倍 辦公室白領成主流

前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廈門市中醫院骨科門診,門診室和治療室外都已經排起了六七人的隊伍。患者們時不時敲背扶腰,有的連轉身走動都十分困難。

“突然就疼得站不起來,挺嚇人的。”從事IT行業的林先生說,自己只是彎腰撿個東西,突然腰疼得像要癱瘓了一樣。陳女士則是一到晚上就腰疼得輾轉難眠。經記者當天採訪時統計,等待理療的患者70%以上都被診斷爲腰背肌筋膜炎,其中半數以上是中青年辦公室白領。

記者隨後致電幾家中醫理療館瞭解到,相關理療項目需求十分火爆。“都是20歲-30歲的上班族。”一家中醫理療館的醫師告訴記者,降溫以來,此類患者一天能碰上十幾個,比之前翻了一倍。

久坐受涼是元兇 低齡化傾向明顯

“天氣轉冷,急性肌筋膜炎更加高發。”廈門市中醫院骨科主治醫生吳志強說,過勞或久坐都可能造成腰肌勞損,一旦受涼,血液循環不暢等,都會刺激病情惡化。過去來就診的多是搬運工等體力勞動者,現在不僅久坐受涼的辦公室白領成爲主流人羣,低齡化傾向也十分明顯。

一名到市中醫院就診的女孩說,她剛大學畢業,很疑惑自己平時好好的,怎麼突然就患上了這種“老人病”。“我們接診的患者日趨年輕化,最小的才上小學五年級。”醫生表示。

記者瞭解到,弘愛醫院中醫科此類患者近日也增加明顯,佔中醫門診就診量20%左右,其中也有12歲、13歲的小患者。“低齡患者中,女孩會多一些。”弘愛醫院中醫科主任尤德明介紹,這是因爲女性本身的身體特徵和性格特徵,更易久坐和受風寒等刺激。

【醫生說法】

或致腰椎間盤突出 應引起重視

不少患者向醫生表示,不好意思爲腰背疼痛這種“小毛病”請假。大多數年輕患者都是疼到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纔來醫院就診。不少患者無法堅持完成療程,一恢復基本的行動能力,就不再繼續治療。

“如果對腰背疼痛不加以重視,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疾病很快就會找上門來。” 吳志強醫生表示,由於肌肉和骨骼相互影響,如果“病在肌膚”演變爲“病在骨髓”,治療起來就會十分麻煩。尤德明醫生則表示,不少患者由於長期持續性疼痛,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工作,甚至會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因此,一旦出現腰背痠痛的情況,患者最好第一時間就診治療。如症狀輕微且確實沒有時間,則應該注意休息,減少久坐,特別是別坐軟沙發和矮板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