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下曲溫度過高或過低對酒質的影響。以200斤高粱爲例:

先將高粱蒸好,剷出,然後按比例(0.5%即1斤酒麴)稱好酒麴,用溫度計對糧食多個點檢測溫度,當糧溫度下降至33-36℃時,撒第一次酒麴,用量爲總用量的60%。撒曲時彎腰低灑,均勻撒於糧面,減少曲粉飛揚損失,撒好之後將糧食拌勻。

再次翻拌糧食降溫,當溫度下降爲30-33度時,將剩下的酒麴中30%撒於糧食麪,翻第二次,攪拌均勻,收攏成10-15公分厚的糧堆。整個攤晾和下曲操作時長不超過一個半小時。高粱下酒麴時,溫度過高,會導致酒質出現以下3個問題:

1、下曲溫度過高,容易造成後期糖化和發酵異常升溫,雜菌感染,加速酵母菌死亡,使得出酒率低,酒中異雜味中,酒體燥辣。

2、下曲溫度過高,糖化過猛,大量生成水,使得糟醅發膩, 容易感染雜菌,最終導致出酒率低,酒質差。

3、下曲溫度低使得酒麴中的有益微生物生長繁殖緩慢,不能達到發酵所需數量,導致發酵不完全,出酒率低,酒質差。

那麼,在做高粱固態酒時,下酒麴的溫度多少算是合適的呢?

冬天下曲最佳溫度33-36度,春秋下曲最佳溫度30-33度,夏天下曲最佳溫度28-30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