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和家人未來可能會患有哪些疾病嗎?大多數人的家族中都有一些可能會遺傳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如果近親已經患病,那麼你患病的風險也會比別人更高一些。

“問上醫”今天跟大家聊聊,如何建立自己的家族健康史,並減少自己及家人患病風險的具體辦法。

你瞭解自己的家族健康史嗎?

家族健康史應該包括三代以內直系親屬的健康狀況,以及過世家族成員的疾病確診年齡、死亡年齡以及死因。最好是以書面或圖表的形式進行記錄,並且代代相傳。

有些人對家族健康史瞭解的多一些,有些人則知之甚少,因此,用書面形式記錄下來是非常必要的。在面對醫生時,就可以拿出調理準確、信息確切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幫助醫生快速、全面地確定你們應該進行哪些檢查和篩查,最終幫助你和家人瞭解自己的健康風險,提前進行預防。家族健康史的作用

通過家族健康史,你可以瞭解自己、孩子、孫子孫女們對於哪些疾病的患病風險更高。這些疾病可能是比較常見的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也可能是一些罕見的遺傳疾病,比如血友病、鐮狀細胞性貧血等。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遺傳基因的信息,但我們可以通過改善飲食、運動、體重、菸草、酒精、環境、醫療條件等因素來最大程度上預防家族遺傳疾病。

因爲很多遺傳病的誘發都與環境和生活方式有很大關係,因此即使攜帶了相同的遺傳基因,有些人會發病,有些人則不會發病。比如,吸菸和過量飲酒會增加心臟病和癌症的患病風險,過度的日光暴曬會增加皮膚癌的發病風險。怎樣減少疾病的風險?

降低遺傳疾病風險的方法包括:

1. 改變生活方式,比如健康飲食、增加運動、保持良好睡眠、戒菸戒酒、減肥;

2. 進行一些醫學檢驗;

3. 針對特定基因服用更加有效的藥物。

比如,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就需要進行減肥和多鍛鍊,正在備孕的夫妻最好進行遺傳病檢測。

手把手教你建立自己的家族健康史

家族健康史應該包括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和二級親屬(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表兄弟姐妹等)的疾病類型、確診年齡、死亡年齡及原因(如果發生了死亡的話)。其中,一級親屬的信息是關鍵的,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會與一級親屬有着50%相同的基因。

要獲取完整的家族健康史並不容易,有些人可能不願意說出自己患嚴重疾病(比如癌症)的經歷,有些人則去世多年很難查證其患病史,即使不能完全記錄,儘量多地收集信息也是非常有用的。

應該問親人們這些問題:

1. 年齡、出生日期;

2. 是否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比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哮喘等;

3. 是否得過其它嚴重的疾病?比如腦溢血、癌症等;

4. 患病時的年齡;

5. 女性伴侶是否出現過流產或胎兒畸形問題;

6. 家庭成員都來自哪些國家和地區(某些遺傳病在特定人羣中出現的概率比較高)?

7. 家人中有誰患有出生缺陷嗎?包括智力障礙和發育障礙,比如唐氏綜合徵等;

8. 已故的父母或祖父母是因爲什麼疾病去世的?當時年齡多大?病因是什麼?

基因檢測,預防癌症

對於癌症來說,瞭解自己家族的癌症史只是第一步,基因檢測可以幫我們弄清楚自己或家人是否存在一個或多個基因突變。基因檢測的方法並不麻煩,只需要進行血液檢查就可以,基因檢測結果通常可以在4周後出來。

多年前基因檢測的價格還非常昂貴,現在其價格已經降低了,很多人也都可以承擔起這筆費用。一些年齡較大的朋友可能擔心自己做基因檢測實在是太浪費、沒有用了,其實並非如此,從什麼時候開始預防癌症都不算晚。瞭解自己得家族癌症史就可以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有效的預防。

以上就是問上醫今天爲您提供的內容,如果還有更多想要了解的知識,可以在下面留言,我們將爲大家展開來講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