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大戰中,充當闡教外援的西方教二教主準提道人表現非常活躍,他先後四次踏足東方,度走所謂的"有緣之客"。第一次度走一氣仙馬元,第二次度走商將孔宣,第三次參加誅仙陣大戰未度人,第四次參加萬仙陣大戰度走烏雲仙。

而在萬仙陣大戰中,準提又爲文殊、普賢、慈航打開泥丸,結果此三位現出法身分別降服了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坐騎,而封神原著明確點出文殊、普賢、慈航三位後來棄道從釋入了佛門,成爲著名的"三大士"。聯繫準提爲他們打開過泥丸,基本可以確定他們也是被準提度走的。

因此,準提來到東方,其實度走了很多的仙人,前面講到馬元、孔宣、烏雲仙,加上文殊、普賢、慈航以及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一共是九位。他們後來都成了佛教的中堅力量,但各自的地位卻不相同,從封神原著提示的結果看,最後是一佛四菩薩一聖物三坐騎。

在這九位之中,實力排在第一梯隊的顯然只有孔宣,在金雞嶺戰役中,孔宣以一人之力打敗了周營包括楊戩在內的所有高手,甚至將準聖級人物燃燈、陸壓也打敗,其實力自然遠勝十二金仙,也自然在文殊、普賢、慈航之上。即使是準提也是以智取勝,降伏後封其孔雀大明王菩薩,兩次遇上通天教主時都叫上孔宣幫忙,可見其實力之強。

排在第二梯隊的無疑是烏雲仙,在萬仙陣大戰的第一戰中,烏雲仙以絕對實力打敗了闡教十二金仙中首仙廣成子和次仙赤精子,其實也表明他的實力也在文殊、普賢、慈航之上,畢竟此三位排名在廣成子、赤精子之後。後來準提與烏雲仙較量,也鬥不了好幾個回合,最後讓童子用六根清靜竹釣走,其實也是智取。而烏雲仙化爲原形金鰲後,被養在西方八德池內,成爲佛教聖物。

而排在第三梯隊的是文殊、普賢、慈航以及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此六位的實力應該都在伯仲之間。文殊、普賢、慈航三位在十二金仙中都算是強者,屬於同一水平線,而虯首仙等三位截教仙人雖敗在他們手下淪爲坐騎,主要是準提打開了他們的泥丸現出法身,還有就是元始天尊賜給他們盤古旙、太極符、如意。文殊、普賢、慈航入釋後,得到菩薩果位,號稱"三大士",地位尚在孔雀明王菩薩之上。

排在最後梯隊的應是一氣仙馬元,此仙僅是截教外門弟子,住於骷髏山白骨洞的一氣仙,喜愛喫人心,腦後生有一隻骨爪。除了長相兇惡以及會喫人心,馬元的實力甚至不如楊戩和土行孫,最終被文殊廣法天尊設計擒獲,被準提道人以“與西方有緣”爲由帶回極樂世界修行,後來成爲“馬元尊王佛”。

我們說準提度走了這麼多高人去了西方教,爲何只有實力最弱的馬元成了佛,而其他人則是菩薩或者坐騎?其實道理很簡單,首先佛並不代表一定比菩薩厲害。儘管佛的果位更靠前,但真實地位還得看實際。比如孔雀明王菩薩還有一個稱號叫"佛母",說明他比一般的佛厲害。再比如文殊菩薩,他號稱"七佛之師",自然也比一般的佛地位更高。

因此,若論真正地位,三大士和孔雀明王菩薩都比馬元尊王佛要高。不過,馬元在佛門中的地位比起烏雲仙、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肯定要高,畢竟他們只是坐騎。我們說準提如此厚此薄比,可能考慮到出身問題,四位隨侍之仙都是動物化形,而馬元則是人身。還有就是馬元喫人太多,造下無數惡業,佛門講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有讓馬元成佛,才能消除他那無邊惡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