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馬進入帝國,羅馬帝國就與東方的波斯帝國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但是公元前408年,東羅馬帝國皇帝阿卡迪烏斯去世前確保自己的孩子提奧多西烏斯二世,將其託付給了薩珊波斯的國王,這不僅是羅馬帝國曆史上獨特的託孤事件,同時也是在世界範圍內的特例,令人不可思議。

很多人都懷疑這段歷史的真實性,認爲這一歷史是後期的基督教爲了達成自己的宗教統治目的而編造出來的一套說辭。並且認爲這一歷史事件僅是對於東羅馬帝國末期的胡亂猜想,甚至有人還認爲這段歷史可能是真實的,但是將同名同姓的人物進行了渲染,包括小說式的演繹。

但是當歷史研究進入現代以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爲阿卡迪烏斯皇帝託孤事件確有其事。並且對於當時的東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也有強烈而深遠的政治影響。在歷史上,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確實是宿敵,雙方之間大小作戰數百場,在小亞西亞和東地中海地區的勢力範圍劃分也多次引發了地區衝突。

但這種總基調並不意味着兩個國家自始至終都是敵對關係。而且經過初步考證,東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之間相互託孤的政治事件,不僅發生一次,雙方在這方面十分耐人尋味。當時的波斯帝國剛剛新換國王,羅馬帝國以及民衆對其都具有恐懼心理,害怕新任的波斯國王會像老國王一樣對羅馬興起戰爭。畢竟當時羅馬帝國正處於東西分裂的高度緊張中,東羅馬帝國從來沒有把西羅馬帝國當做自己的支持者,雙方之間的政治聯繫早已割裂。

在公元395年提奧多西迪斯去世以後,西羅馬僅有一個年紀十歲的兒童統治,而東羅馬的新任皇帝也只有17歲。他的名字是阿卡迪烏斯,並且這兩大帝國分別掌權。對於蠻族入侵的抵抗也顯得捉襟見肘,勝少敗多。相比於東羅馬,西羅馬帝國的環境更爲糟糕,意大利的形勢都十分嚴峻,甚至唯恐自身不保,當時東羅馬帝國的皇帝阿卡迪烏斯根本不可能希望西羅馬帝國皇帝能對其進行幫助。

爲了維護整個帝國的穩固統治,東羅馬帝國必須要緩和自己周邊的就這環境,而有一點背景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在公元363年,羅馬與波斯之間的關係就已經逐步緩和。之前雙方的關係都是以絕對敵對的狀態爲主,一言不合就開戰,雙方多次試圖爭奪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等邊疆地區,甚至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作戰。

但是公元363年以後,雙方之間的戰爭行爲暫告段落,一方面是雙方之間疆地區的問題達成基本妥協,另一方面雙方都面臨着共同的敵人,遊牧部落的侵擾,同時雙方在作戰過程當中也找到了更適合有利於雙方發展的和平貿易道路。只不過此時雙方之間的這種交流和平的關係十分脆弱。但至少公元363年是羅馬和波斯兩國關係的轉折點,毫無疑問尤其是在公元383年以後,雙方之間的關係有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互派使者切磋通商事宜。

兩國甚至相互之間確立了友好關係。在帝國首腦交替以後,對方往往派遣使節表示祝賀,並願意在爭議地區的主動讓步,尋求兩國之間的友好溝通。同時,在宗教層面,雙方也對基督教教徒進行寬容政策,雙方之間相互承認宗教,且宗教建築在各自的國土上紛紛建立。更爲重要的是,當時東羅馬帝國皇帝應波斯皇帝的請求,將自己的醫生借給波斯帝國,治好了波斯帝國皇家的家族疾病。

這一點給兩國之間的關係增添了新的助力,甚至爲了答謝東羅馬帝國皇帝的好意,波斯帝國允許釋放公元395年從匈奴手中搶來的羅馬俘虜,並且雙方進一步訂立互換俘虜的條約,爲兩國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進入公元5世紀以後,雙方更是建立了持久的兩國和平,相對於過去視若仇敵,兩國關係的變化可謂雲泥之別。

這一歷史條件之下,阿卡迪烏斯作爲東羅馬帝國的皇帝,爲了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將自己的國家和財產託孤給曾經的敵國波斯帝國是可能的。而當時剛剛被治好家族疾病的波斯帝國國王也十分願意充當年幼皇帝的帝國監護人,並主張於羅馬保持長久和平,不但沒有趁機攻擊羅馬帝國東部邊疆,甚至還派出軍隊維護兩國共同爭議地區,共同對抗匈奴人的入侵。

其實兩者之間的友誼並不是表面上的那樣治好了皇家疾病以及兩個帝國元首之間的和平交往,更在於兩個國家面臨重等國際形勢。曾經這兩個國家無疑是地區霸主,兩強對決周邊各遊牧民族和小國朝秦暮楚,衣不果腹。但是在公元4世紀後半期,雙方面對共同的匈奴人和其他遊牧部落的侵擾,以及國內的政治統治趨於分裂,權臣當道。

兩個國家都無法將自己的內政和皇位繼承人問題限定在國家內部解決。因爲之前如此做,基本都是受到了禁衛軍和地方力量的政變。莫說是自己的兒子,就算是自己的家族,很可能在血腥政變中蕩然無存。可以說,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一下,東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的基本國情十分類似。再加上雙方已經接觸長達四十多年,具備了同盟者的政治基礎。

在宗教層面,薩珊波斯內部的宗教力量是拜火教,拜火教的祭司階層也多次干擾國政,東羅馬帝國的宗教力量,基督教亦是如此。所以雙方在宗教層面也達成了妥協和共識。至少要保證皇位繼承過程當中宗教力量儘可能避免其影響國政決策。雙方共同達成了一種祕密妥協,擺脫各自貴族和祭司階層的影響和控制。

雙方相互之間尊重對方宗教,打擊傳統宗教。並且對於非本國宗教異常寬容,這都是兩國在宗教政策上的共識。正因如此,東羅馬帝國的皇帝阿卡迪烏斯在託孤的時候選定了曾經的敵國薩珊波斯國王,這對晚期古代的東西方形勢產生了重要影響。首先,他確定了一個新的國家維度。將國家託孤給敵國,並沒有導致東羅馬帝國受到損傷,反而維護了新繼位的年幼的提奧多西烏斯二世。

保證了他不會受到君士坦丁堡貴族的祕密政變和密謀者的傷害,而西羅馬帝國也未能趁機侵佔東羅馬帝國的國土。此外,薩珊波斯作爲東羅馬帝國的保護國和委託者,也主動承擔起了兩國穩定的重任,以後羅馬帝國東部統治的穩定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而且這也給東羅馬帝國贏得了足夠的喘息時間,軍事力量可以避免兩線作戰,達成對匈奴人的初步勝利。

此後,雙方在軍事政治上相互援助,支援海軍力量,共同對抗海盜和匈奴人的入侵也都有真實歷史,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兩個國家之間沒有矛盾,其中雙方也時常爆發戰爭,但是這些戰爭並沒有影響兩國之間的這種戰略平衡和戰略合作。在總體上也促進了東西方貿易交流的發展。之間的貿易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商業貸款,甚至包括高利貸和商品市場也都逐步開放,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雙方之間的文化也逐步融合交流。

也正是因爲這一次國家託孤在當時的古代社會解決了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和問題。託孤的形式代替了戰爭,開創了一種國家關係新的範式。而且之後又發生了一次託孤事件,那就是波斯的國王卡瓦德曾試圖讓君士坦丁收養自己的兒子。由此形成了兩國之間互爲保證人和遺囑執行人的法律關係。

當然在這之前也爆發了一些不愉快,甚至是軍事作戰,甚至在君士坦丁以後,雙方還就海峽問題,土地問題,人口問題,宗教問題而關係再度緊張,但是當年過七旬的波斯國王準備料理身後事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卻依然是讓君士坦丁收養自己的兒子,以緩和拜占庭的關係。不得不說阿卡迪烏斯這樣一個大膽的政治嘗試,給當時的國際社會和兩大帝國處理國家間的問題以及政權和平過渡方面提出了模範式的效仿。

對於古典時期的古代關係,不得不說是一種新的嘗試。也正是兩大帝國之間的相互保證,相互成爲遺囑執行人,使得兩大帝國在當時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可以彼此依靠。而西羅馬帝國顯然沒有如此好運,在蠻族入侵以後根本無法得到有力支援最終消失於歷史。而東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雖然之後無法恢復到其歷史的鼎盛時期,但是卻在歷史的發展中保證了自己的長期存在,延續了古代歐亞文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