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誠

1986年12月28日,黃克誠大將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病逝前夕,黃克誠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常常是前一分鐘還在跟家人說話,後一分鐘卻說起了戰鬥、槍炮,冷不丁地還着急地說:“我得趕快到朱總司令哪裏報告情況!”

一位有着赫赫戰功的開國大將,逝世前還在關心曾經的戰鬥,令現場人員無不落淚。在戰爭歲月,黃克誠是衝在最前線的勇敢戰士;新中國成立後,黃克誠是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改革開放初期,黃克誠是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書記。

在開國元勳中,黃克誠被罷官的次數最多,人們稱他是“九上九下”。黃克誠又稱“黃瞎子”,可以餓肚子、穿草鞋,但沒有眼鏡萬萬不行。只要攻克一座城,黃克誠往往就要去眼鏡店配上兩副眼鏡,防止一副鏡片被打壞,可隨手掏出另一副戴上。

本期文章將大家瞭解黃克誠大將的傳奇經歷。如果大家對開國大將的事蹟比較感興趣,可以靜心下來閱讀完,或許有所收穫。

抗戰期間的黃克誠(中)

1902年10月1日,黃克誠出生在湖南省永興縣偏僻山區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貧寒子弟能讀書在那個時代很難,黃克誠父母頗爲開明,賣掉一擔穀子湊足了學費。黃克誠非常珍惜難得的讀書機會,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範。

當時省立第三師範的學生運動此起彼伏,黃克誠受到了影響,開始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1925年,黃克誠加入共產黨。黃克誠晚年回憶自己入黨過程時說:“我的這個決心不是輕易下定的,而是認真、鄭重的,經過長期考慮的,因而是不可動搖的。”

1926年,黃克誠參加了北伐戰爭。1928年在朱德、陳毅發動的湘南起義中,黃克誠參與並領導了永興年關暴動,後率部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1930年,黃克誠被編入紅五軍第五縱隊,擔任第八大隊政治委員,從此和彭德懷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堪稱是生死之交。

1930年5月,紅五軍攻打修水縣城,黃克誠身先士卒,揮舞着大刀直接登上城頭與敵人肉搏戰,取得了勝利。彭德懷上了城牆後立即問那個戴着眼鏡衝上城頭的人是誰?士兵們自豪地說:“那時八大隊剛來不久的黃克誠。”

抗戰期間的黃克誠

黃克誠的勇敢讓彭德懷印象深刻,他說:“打一仗認識一個人,打修水讓我們認識了黃克誠。”彭德懷高興之餘也對黃克誠“訓斥”,“下次作戰,老黃你能跟着掄大刀衝鋒,你帶着那麼厚的眼鏡片子,敵人一看就是大官,容易遭到槍子兒。”

對於彭德懷的教誨,黃克誠銘記於心。黃克誠勤于思考,以坦誠敢言出名。“九上九下”的經歷中,以1931年最爲驚險,差點被抓捕處決。1931年夏,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肅反運動,即打“AB團”。

看到肅反給軍隊帶來的危害損失,黃克誠強烈抵制,還保護了一些遭到冤枉的同志。黃克誠的行爲很快被肅反委員盯上,判處死刑,罪名是“同情和包庇反革命,破壞肅反。”黃克誠被抓的消息很快彭德懷知道了,他生氣地質問肅反委員會負責人:

彭德懷

“你有什麼權力把我的師政治委員抓起來?證據在哪裏?”肅反委員會負責人自然拿不出證據,黃克誠得以死裏逃生。彭德懷救下黃克誠這件事隻字未提,直到1959年廬山會議衆人批判彭德懷時,康生當衆揭露了這件事,黃克誠感動地淚如雨下。

黃克誠晚年說:“我和彭德懷言不及私,相待以誠,相爭以理,性格作風比較合得來,如此而已。”

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長征。黃克誠敢於直言,他提出了一些行軍主張被上級誤解。黃克誠再次受到處分,上級調他擔任軍團司令部偵察科長。

原本就高度近視,偵查又需要敏銳的視力。一次,黃克誠因偵查行動差點喪命,之後又鬧出了很多笑話。在長征路上黃克誠幾次受到處分,最後直接成爲了一名普通戰士,直到長征結束後才得以重新啓用。

一般人遭到如此打擊,很容易一蹶不振,黃克誠卻成爲了例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黃克誠出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在這個職位上,黃克誠提出了一項很重要的建議,恢復早就被廢除的政治委員制度,極大地保持了八路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時任八路軍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 (前排右三)

黃克誠雙眼近視,頭腦中卻有一架“望遠鏡”。在重大歷史關頭,黃克誠的想法總能跟黨中央的很多關鍵決策不謀而合。陳毅對黃克誠就比較欣賞,他曾對新四軍三師幹部們說過這樣一句話,“別看你們的黃師長戴着近視眼鏡,可他的眼睛可看得遠,是‘千里眼’!”

1941年1月,黃克誠被任命爲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率部在蘇北抗日。當時的蘇北日軍、僞軍的接連掃蕩下,軍民生活極度困難。黃克誠看在眼中,急在心裏。如果才能度過眼前的困難,一天黃克誠像往常一樣穿着軍裝去開會,他拿着帽子準備出門時,他突然有了主意。

當時新四軍的軍帽是單軍帽,還是沿用國軍陸軍軍帽的風格。這種軍帽有一個特點,位於後腦部門有一道雙層布箍,一旦放下來,前面部分可以拉到下巴。不過這種布箍沒多大作用,黃克誠就像將布箍改爲單層,這一定能減少不少布匹。

當時新四軍第三師有兩萬人,每頂帽子改爲單層,那將至少節省三四千尺布匹,這能節約一大筆開支。黃克誠越想越激動,他先上妻子唐棣華用自己的帽子做實驗,結果一舉成功。試驗成功後,黃克誠在全師官兵照此方式去做。

此後黃克誠又打起了軍裝的主意,比如上衣翻領改成直領,去掉兩個口袋;褲子由寬大中式褲腰改爲西式小褲腰;不再發綁腿布等。

黃克誠(左一)

這一系列有效去世大大減少了第三師的開支。1942年3月,劉少奇從蘇北回到延安向中央彙報時,稱讚黃克誠是“經濟學家”,還說“全軍7個師,第三師人最多,花錢卻最少。”

周恩來對黃克誠比較瞭解,他對劉少奇的報告不意外。周恩來說:“黃克誠這個人,你給他一萬塊錢,他能當十萬塊錢用。”

1945年抗戰勝利後,黃克誠敏銳覺察到當前局勢,他認爲蔣介石以假和平之名,行內戰之實。與此同時,隨着蘇軍消滅關東軍從東北撤離後,他意識到這是八路軍進入東北的最好機會,於是立即向黨中央發電話,提出八路軍應該立即進入東北,人數至少5萬,如果能達到10萬人,那最好。

當遠在重慶的毛主席看到黃克誠的電報後,非常認可,他拿着電報連說兩個“好”字。當年9月19日,中共下發《關於目前任務和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和部署的指示》,這說明黨中央決策層已經採納了黃克誠的建議。

黃克誠自己也承認自己的建議對黨中央的影響,“中央當時已決定派部隊到東北去,但派10萬人這樣多的部隊,還是我首先提出來的。”

9月23日,黃克誠接到命令讓他率領第三師立即開赴東北。考慮到路程很遙遠,上級建議黃克誠在山東可休整一段時間,黃克誠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爲現在必須以最快的時間進入東北,上級同意了。

11月25日,黃克誠率部抵達荊州。此時的東北歷經戰亂,土匪多如牛毛,時局一片混亂。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黃克誠向延安發出一封廣爲流傳的電報,裏面提到“七無”,即“無黨組織、無羣衆支持、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

黃克誠認爲此時如果立即作戰,很可能四處爲敵,於是做出到中小城市和農村建立根據地的建議。黃克誠的這個建議非常及時,這對後來解放軍在東北的迅速發展有着重大意義。根據黃克誠等人發來的電報,毛主席於12月28日給東北局發來了名爲《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電報。

解放天津

電報中,毛主席明確現階段在東北工作的重心,集中放在距離國民黨佔領的大城市較遠地區的城市和農村根據地的建設上,好爲將來的反攻打下基礎。1947年3月,鑑於李富春調任東北局工作,黃克誠則被黨中央任命代理西滿分局書記,由他全面負責西滿的各項工作。

這個擔子可不小,黃克誠放手發動人民羣衆,在根據地進行了深入的土地改革,爲前線作戰提供了充分的物資保障。當年7月,黃克誠的職位再次有了變化,黨中央任命他爲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政治委員,全面統管東北我軍的後勤工作。

遼瀋戰役期間,黃克誠圓滿完成了補給和戰勤任務,自己一度親自前往一線組織支前民工,想盡一切辦法保證前線戰士的需要。

遼瀋戰役結束後,毛主席親自點將黃克誠,讓他準備南下擔任天津軍管會主任兼天津市委書記。1949年1月14日傍晚,天津解放。解放軍正式入城前,黃克誠做了細緻的安排,有力地保證了接收任務的順利進行。

新中國首次授銜

天津局勢穩定後,黃克誠將接收天津的全過程以及經驗教訓等方面向黨中央做了詳細的報告,這份報告也很有意義,爲後來解放軍接收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好的示範作用。黃克誠這份報告讓毛主席也很高興,決定當面跟他深入談一談。

當年5月,黃克誠在北京香山雙清別墅見到了毛主席。見到黃克誠來了,毛主席笑着說:“你們接管天津的工作搞得不錯嘛!你的報告我看了,今天再請你來談談。我需要向你們在第一線的同志討教啊 ! 你善於從實際抓工作,又善於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很可貴呀!談完了這個題目,再談談你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黃克誠很感動,他將自己在天津的工作情況詳細報告了一遍,期間毛主席不斷點頭。會談結束後,毛主席告訴黃克誠黨中央已經決定讓他去主持湖南的黨政軍工作,讓他做好準備,這是毛主席的第二次點將。毛主席對他說:“是我點名讓你去的。你有天津的經驗,又是去我們的家鄉,風土人情熟悉,你去我放心。”

開國大典結束不久,黃克誠南下湖南,出任湖南省委書記。就在黃克誠準備爲建設新的湖南做出更大的貢獻時,1952年7月毛主席第三次點將,黨中央調他北京擔任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

短短兩年後,黃克誠的職位再次得到提升,出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總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1955年新中國首次授銜,黃克誠被授予大將軍銜。黃克誠的職務越來越多,工作也越來越複雜。

廬山會議舊址

1959年7月2日到8月16日廬山會議召開,彭德懷接到開會的通知時,本不想去參加的。會議期間,彭德懷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他的政治生命也提前結束了。彭德懷受到了錯誤批判,黃克誠拒絕參與批判彭德懷。

多年之後,黃克誠回憶時說:“我平生受過無數次鬥爭,感到最嚴重、使我最難以支持的還是廬山會議這一次。我一向有失眠症,經常喫安眠藥,但最多不過兩粒,這時每晚喫六粒,還是不能入睡。”

7月19日,黃克誠在廬山會議慷慨陳詞,他的發言和彭德懷的總體看法類似。彭德懷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黃克誠自然受到影響。廬山會議結束後,黃克誠的職位被撤銷,還被戴上了“彭黃反黨集團”主要成員、右傾反黨的帽子。

面對他人提醒,性格倔強的黃克誠表示:“‘落井下石’也得有石頭,可是我一塊石頭也沒有。我決不做誣陷別人、解脫自己的事!”

離開工作崗位後,黃克誠的所有待遇幾乎都被取消。黃克誠的住所沒有改變,還是在北京大水車衚衕四號院,只是一直處於賦閒的狀態。黃克誠賦閒後,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讀書上面,閱讀大量世界名著。

1965年10月,黃克誠被分配到山西,擔任山西常務副省長。山西是黃克誠戰鬥過的地方,觸景生情,想到受冤的彭德懷,他連夜以《憶彭德懷》爲題,填了一闋“江城子”,詞曰:

“久共患難自難忘,不思量,又思量,山水阻隔,無從話短長。兩地關懷當一樣,太行頂,峨眉崗。猶得相逢在夢鄉,宛當年,上戰場,軍號頻吹,聲震山河壯。富國強兵願必償,且共勉,莫憂傷。”

黃克誠和妻子唐棣華

按照黃克誠自己的想法,自己在這裏度過餘生,很快特殊時期來臨了,黃克誠再次回到了北京。每當批鬥彭德懷時,黃克誠總是被拉着去批鬥。

從1959年到1977年,黃克誠蒙冤18年,可是他從沒有後悔。1977年,黃克誠被平反,後被任命爲中央軍委顧問。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黃克誠被選舉爲中紀委常務書記。

有一件事讓黃克誠久久不能釋懷,彭德懷因病逝世。1974年11月29日,彭德懷在北京喊冤病逝。當時兩人都在一所醫院,可是黃克誠不知道彭德懷病逝的消息。黃克誠在《自述》中提到,

“彭總因癌症逝世,我雖同在一個醫院,竟完全不知情。後來才得知此事,又聽說他死時,因癌症劇痛,把被頭都咬爛了。一代英雄,如此蕭然辭世?選雖說死生是常事,苦樂也是常情,但彭德懷這樣死,實在不能不令人爲之痛惜。”

黃克誠在投票

彭德懷臨終之際已經說不出話來,他忍痛叮囑侄女彭梅魁代表他去看望黃克誠,並將他自己留下的書籍“送給我的好友黃克誠”。後來彭德懷即將被平反,彭梅魁把私藏的回憶資料(《彭德懷自述》)交給黃克誠,讓他轉給黨中央時,黃克誠看到發黃的手稿,加上彭梅魁告訴他彭德懷病逝的全過程時,他淚如雨下。

1978年底,彭德懷得以平反,黃克誠內心激動萬分,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1986年12月28日,黃克誠在北京病逝,他的追悼會在次年1月7日舉行,當天有3000多人蔘加了追悼會。

在追悼會上,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致悼詞。悼詞中給黃克誠很高的評價:

“黃克誠同志具有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不盲從,不苟同,堅持真理,剛正不阿。他在歷史上多次因爲堅持正確意見而受到錯誤的批判、打擊,甚至被撤職、降級,但始終保持剛直敢言、爲人民無私無畏的高尚品德。”

黃克誠(右一)出席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晚年的黃克誠除了對自己工作要求極其嚴格,對子女、親人以及身份工作人員也是如此。黃克誠不止一次對子女們說:“你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成才,不要靠我的什麼‘關係’‘後門’,我黃克誠是沒有什麼後門可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