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25號,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刊發專文,詳細介紹了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現狀,從它的文章標題就可以看出有多麼勁爆-《在165個國家 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使美GPS黯然失色》

那麼,日本媒體又是從哪些角度來報道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呢?日本媒體開篇用了一個頗爲有意思的例子,說現在擁有近500萬人口的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在線食品配送公司正在飛速發展,這種發展的動力就是高精準度的衛星定位技術,而這項技術正是我國北斗衛星系統提供的,日媒又像CNN等美媒風格一樣,頗有政治意味的評價到,這正是中國在數據主導權全球爭奪戰中取得的成果。

這篇文章指出,在過去幾十年,美國的GPS系統在全球導航系統中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其實力無可爭議。不過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北斗將是GPS系統的有力挑戰者。從1994年北斗起步直到今年7月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組網完成,只用了26年,而這只是我們發展階段的一個里程碑,接下來還會有新的目標。但即便在中國航天發展時間落後於美國的前提下,在全球195個主要國家中,北斗導航系統對其中165個國家首都的觀測頻率都要高於美國的GPS,通俗的說,在這165個國家的首都,北斗的觀測精度更高,"看"得比GPS更清楚。對此日媒感嘆到,GPS長期保持的優勢地位或許正逐漸被北斗系統所替代。

在互聯網時代,恐怕沒有人不清楚衛星的重要作用。客觀的說,在衛星這個領域,以前美國在這個領域的統治力真的無可爭議,許多國家都高度依賴GPS系統,這其中也包括中國。但因爲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屬於自己國家的一套衛星系統迫切需要提上議程,這也正是發展北斗導航系統的現實動力,幾十年過去了,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已經日趨完善,現在在民用領域裏,相信有不少人已經接觸到了北斗,比如農業機器所用的高精度導航系統,技術就是北斗提供的,另外不少手機現在也開始支持北斗導航了,至於軍用方面,範圍就更加廣泛了。可以說,北斗解決了我國"卡脖子"的一個關鍵問題,儘管現在還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北斗終將是我國科技的一道新名片。

最近,"嫦娥五號"前往月球一事同樣吸引了不少媒體關注,現在外媒都在盯着中國的這個項目,同時也更加關注中國航天的發展。尤其是今年,美國對我國高科技企業的制裁,可以說是給了很多還存在幻想的人當頭一棒,希望國內高科技企業也能發揚航天精神,把中國的高科技技術做大做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