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貨”一詞似乎是近幾年纔出現的,熟不知,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妥妥的“喫貨”了。有人說,在物資資源都十分匱乏的古代社會,人們能有什麼美食啊,只怕那時只要填飽肚子都不錯了,還管什麼食物是否好喫呢。

我們必須承認,在古代,大部分人每天想着只要填飽肚子就好了,無所謂是否美味。但是很多人在追求溫飽的同時,也會將菜式做得很精緻,味道很可口,而且有些菜式的做法甚至延傳至今,如火鍋。

早在商周時期,火鍋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並且到了戰國時期還發展成爲了鴛鴦火鍋。這不是杜撰的,而是有依據的。

要想知道歷史發生了什麼事,很多時候,考古學家都是從古書典籍或者器皿考察研究得知的。而“鼎”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作爲禮器,還承擔着祭祀和傳承的任務,鼎在古代,人們會將其作爲一種盛食物的器皿,如盛酒,或者將食物放到鼎中烹飪。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爲了方便,將所有的食材都放在鼎中煮,然後火鍋的雛形也就出現了。

到了戰國時期,或許當時的人們覺得什麼食材都放在一起,味道不是那麼美味,又或者是當時的人們一家子喫飯,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所以聰明的古代人就將鼎分隔開來,形成不同的烹煮區域,這樣每個人都能喫上自己喜歡喫的味道,食物又不那麼混雜,更加美味了,如此古代版的鴛鴦火鍋就出現了。

雖然過去了幾千年,但是這種喫法一直延續至今,甚至連烹飪方式都沒有太大區別,區別的可能是現代人更加追求食物的口感和食物的精緻做法,畢竟現代是個“看顏值”的時代。

現代人除了喜歡火鍋外,燒烤更是受大衆的追捧,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街巷,總會有燒烤攤的身影,而且人還很多。說起來,燒烤比火鍋存在的時間還要長遠呢。這可以追溯到原始時期了,如周口店人生活的年代。

當人類會鑽不取火後,人類不再喫血淋淋的肉了,而是會將打獵回來的野味進行烘烤,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什麼叫燒烤,也不懂得要加什麼調味料,更不要說追求什麼食物的最佳口感了。考古學家發現象形文字中的“炙”字,其實來源於燒烤。

到了西漢時期,燒烤不再是簡單地架起了架字,然後簡單地烘烤下食物那麼簡單了,人們增加了不少燒烤用具,如籤子、扇子、驢火等等,而且除了常見的牛羊肉之外,還增加了蟬的喫法,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啊。

要說美味佳餚,不得不說起清朝時期的滿漢全席,那叫一個震撼,甚至到了今天,滿漢全席都代表着最高的待客之道了,它囊括了我們中國大部分區域的菜系,酸甜苦辣,山珍海味,各種烹飪方式,可以說是中國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