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馬上就要到了。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有剩飯剩菜。倒掉了又覺得浪費,但是喫了又怕不健康。有人說剩菜會致癌,不能喫。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早就有專家闢謠了: “超標”的隔夜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是相當低的,剩菜處理得當是可以喫的。今天,小健就教教大家怎樣處理剩飯剩菜,讓它們變得健康美味!

這些剩飯剩菜該不該留?

剩菜的去留原則是 “剩葷不剩素,涼菜都別留”。我們在保存剩菜時,留下肉類和豆製品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及時冷藏,口味和營養不會有太大變化。那麼其他剩飯剩菜該不該保留呢?

▪ 主食保留

如果剩飯剩菜中有 饅頭、花捲及餅類這一些食物,也是可以保存的。只要把它們放入零下15℃的冷凍層, 一般能保存一週左右。

餃子、包子能夠通過冷凍得到很好的保存。這一類帶餡的主食,保存不當容易導致餡內的食物變質,從而導致腹瀉。

而 米飯、粥類最好在24小時內食用。因爲這兩類主食所含的水分較大,所以要密封冷藏起來,這樣保質期就會延長了。

▪ 素菜不留

蔬菜不可留,這是由於剩蔬菜儲藏過程中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維生素C、葉酸等在儲藏和反覆加熱後損失極其嚴重。

因此, 無論是清炒的素菜還是涼拌菜都不宜保存。

▪ 海鮮不值得留

海鮮最重要的是鮮美,然而魚類、蝦類等海鮮含有高蛋白質,隔夜後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食用隔夜海鮮對我們的身體無益。

所以,最好一頓喫完,如果買多了,就只能將生海鮮用保鮮袋或保鮮盒裝好,放入冰箱冷凍層。

4招教你保存剩飯剩菜

▪ 冷卻後放冰箱,防止黴變

將熱的食物放進冰箱冷藏大錯特錯。這些飯菜一旦未冷卻就放進冰箱,很容易會發生質變,飯菜帶入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的凝結,促使黴菌的生長,從而導致整個冰箱內食物的黴變。

所以,我們要待飯菜冷卻後再儲存冰箱。

▪ 分類儲存,避免細菌感染

不同的食物最好不要一起儲存,因爲分開儲存可避免細菌交叉污染,降低食物腐敗的速度。

小健建議大家 用乾淨的容器密閉儲存剩菜,如保鮮盒、保鮮袋,或者把碗盤包裹上一層保鮮膜。

▪ 控制儲存時間,食用加熱

常見的致病菌喜歡在5℃-60℃的環境內生長,所以我們最好將剩菜儲存在5℃以下的環境。

剩飯剩菜在一般室溫下不到2小時就要放進冰箱冷藏了, 冷藏時間最好是控制在6個小時內,並且在喫的時候要加熱。

▪ 存放湯,不要盛在鋁鍋內

隔夜湯最好的保存方法是:湯煮好後用乾淨的勺子舀出當天要喝的量,餘下的 用瓦鍋存放於冰箱中。

剩湯長時間盛在鋁鍋、不鏽鋼鍋內,易發生化學反應,故應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

剩飯剩菜的“翻做”菜譜

該留的剩飯剩菜都妥妥地保存好了,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之後再將剩飯剩菜從冰箱拿出來“翻做”,怎樣才能做得安全、健康又美味呢?

▪ 肉類“翻炒”篇

想要肉類翻新做得更好喫,學會改刀工、換調味、加配料這3個技巧保證剩肉立馬變得更好喫。

1、改刀工:將大塊的肉類食材切片、切丁、切碎,如把豬肉切成肉碎、雞肉撕成雞絲等。

2、換調味:調整菜品的鹹淡,如重口味的滷味及燻醬食品,可搭配時蔬煮湯,將濃味變淡。

3、加配料:在新菜中加素菜食材,保持營養平衡,如海鮮回鍋放姜蒜、肉類回鍋加點醋等。

下面給大家4道可參照的肉類“翻炒”菜式,如果你恰好有這些剩菜,可以試着做哦~

豆乾炒鹽酥雞:爆香蔥蒜,放少許醬油;放入豆乾與隔夜的鹽酥雞,加水、蓋鍋悶煮入味;收湯汁後關火,加入白胡椒粉、香油拌勻後裝盤。

咖喱洋蔥排骨:鍋中熱油炒洋蔥至半熟,倒入隔夜排骨翻炒;再加適量的水、咖喱粉燜煮;最後收汁盛盤。

回鍋肉:將隔夜豬肉切片,入鍋翻炒,加薑片、料酒;再倒入青蒜、花椒、鹽、糖、生抽、豆瓣醬翻炒;待顏色變紅、香味溢出後裝盤。

雞絲拌素菜:把燉煮過的隔夜雞肉撕成雞絲,加蔬菜(過熱水的胡蘿蔔丁、西蘭花、玉米粒、洋蔥圈等)拌勻,加入涼拌調料即可食用。

▪ 主食類“翻煮”篇

隔夜主食的製作可以加入創意元素,製作特別的美食。過年每道菜式都不重樣!

紫菜飯糰:將隔夜飯和玉米粒、蘿蔔丁翻炒,打入雞蛋液;起鍋放涼後可以加入海苔、肉鬆等壽司材料,捏製成飯糰。

海鮮燉飯:鍋中熱油,炒香洋蔥、蒜片、海鮮,倒入白酒、少量水,加入隔夜飯後按照喜歡的口味調味;轉中小火燉煮收汁。

孜然饅頭:將隔夜冷凍的饅頭切塊;鍋內熱油,放入饅頭丁,小火快速翻炒,炒至金黃色;顛鍋撒鹽、孜然粉,翻炒均勻後即可。

大家買菜的時候最好控制好量,這樣就不會造成食材浪費了!如果出現剩飯剩菜,用這些方法來處理也很不錯哦~#剩菜#冰箱#翻炒收藏

餃子、包子能夠通過冷凍得到很好的保存。這一類帶餡的主食,保存不當容易導致餡內的食物變質,從而導致腹瀉。

而 米飯、粥類最好在24小時內食用。因爲這兩類主食所含的水分較大,所以要密封冷藏起來,這樣保質期就會延長了。

▪ 素菜不留

蔬菜不可留,這是由於剩蔬菜儲藏過程中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維生素C、葉酸等在儲藏和反覆加熱後損失極其嚴重。

因此, 無論是清炒的素菜還是涼拌菜都不宜保存。

▪ 海鮮不值得留

海鮮最重要的是鮮美,然而魚類、蝦類等海鮮含有高蛋白質,隔夜後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食用隔夜海鮮對我們的身體無益。

所以,最好一頓喫完,如果買多了,就只能將生海鮮用保鮮袋或保鮮盒裝好,放入冰箱冷凍層。

4招教你保存剩飯剩菜

▪ 冷卻後放冰箱,防止黴變

將熱的食物放進冰箱冷藏大錯特錯。這些飯菜一旦未冷卻就放進冰箱,很容易會發生質變,飯菜帶入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的凝結,促使黴菌的生長,從而導致整個冰箱內食物的黴變。

所以,我們要待飯菜冷卻後再儲存冰箱。

▪ 分類儲存,避免細菌感染

不同的食物最好不要一起儲存,因爲分開儲存可避免細菌交叉污染,降低食物腐敗的速度。

小健建議大家 用乾淨的容器密閉儲存剩菜,如保鮮盒、保鮮袋,或者把碗盤包裹上一層保鮮膜。

▪ 控制儲存時間,食用加熱

常見的致病菌喜歡在5℃-60℃的環境內生長,所以我們最好將剩菜儲存在5℃以下的環境。

剩飯剩菜在一般室溫下不到2小時就要放進冰箱冷藏了, 冷藏時間最好是控制在6個小時內,並且在喫的時候要加熱。

▪ 存放湯,不要盛在鋁鍋內

隔夜湯最好的保存方法是:湯煮好後用乾淨的勺子舀出當天要喝的量,餘下的 用瓦鍋存放於冰箱中。

剩湯長時間盛在鋁鍋、不鏽鋼鍋內,易發生化學反應,故應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

剩飯剩菜的“翻做”菜譜

該留的剩飯剩菜都妥妥地保存好了,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之後再將剩飯剩菜從冰箱拿出來“翻做”,怎樣才能做得安全、健康又美味呢?

▪ 肉類“翻炒”篇

想要肉類翻新做得更好喫,學會改刀工、換調味、加配料這3個技巧保證剩肉立馬變得更好喫。

1、改刀工:將大塊的肉類食材切片、切丁、切碎,如把豬肉切成肉碎、雞肉撕成雞絲等。

2、換調味:調整菜品的鹹淡,如重口味的滷味及燻醬食品,可搭配時蔬煮湯,將濃味變淡。

3、加配料:在新菜中加素菜食材,保持營養平衡,如海鮮回鍋放姜蒜、肉類回鍋加點醋等。

下面給大家4道可參照的肉類“翻炒”菜式,如果你恰好有這些剩菜,可以試着做哦~

豆乾炒鹽酥雞:爆香蔥蒜,放少許醬油;放入豆乾與隔夜的鹽酥雞,加水、蓋鍋悶煮入味;收湯汁後關火,加入白胡椒粉、香油拌勻後裝盤。

咖喱洋蔥排骨:鍋中熱油炒洋蔥至半熟,倒入隔夜排骨翻炒;再加適量的水、咖喱粉燜煮;最後收汁盛盤。

回鍋肉:將隔夜豬肉切片,入鍋翻炒,加薑片、料酒;再倒入青蒜、花椒、鹽、糖、生抽、豆瓣醬翻炒;待顏色變紅、香味溢出後裝盤。

雞絲拌素菜:把燉煮過的隔夜雞肉撕成雞絲,加蔬菜(過熱水的胡蘿蔔丁、西蘭花、玉米粒、洋蔥圈等)拌勻,加入涼拌調料即可食用。

▪ 主食類“翻煮”篇

隔夜主食的製作可以加入創意元素,製作特別的美食。過年每道菜式都不重樣!

紫菜飯糰:將隔夜飯和玉米粒、蘿蔔丁翻炒,打入雞蛋液;起鍋放涼後可以加入海苔、肉鬆等壽司材料,捏製成飯糰。

海鮮燉飯:鍋中熱油,炒香洋蔥、蒜片、海鮮,倒入白酒、少量水,加入隔夜飯後按照喜歡的口味調味;轉中小火燉煮收汁。

孜然饅頭:將隔夜冷凍的饅頭切塊;鍋內熱油,放入饅頭丁,小火快速翻炒,炒至金黃色;顛鍋撒鹽、孜然粉,翻炒均勻後即可。

大家買菜的時候最好控制好量,這樣就不會造成食材浪費了!如果出現剩飯剩菜,用這些方法來處理也很不錯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