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志》中明確記載: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一名旉。遊學徐土,兼通數經。也就是說,按照中國正史記載,華佗和曹操是老鄉,都來自安徽亳州,但在廣州卻意外找到了一份陳寅恪先生的手稿,他卻證明:華佗不是中國人,而是印度人。華佗雖然行醫救人,但在古代,他們屬於方士,“方技”在古代並不受人尊重,即使是醫者,也一樣被人輕視。所以歷史上關於華佗的記載並不多。

1925年,陳寅恪學成回國,此時正逢清華大學改制,而陳寅恪也和當時最有名望的學者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等人一起作爲清華大學的導師,也是當時人稱的清華四大國學大師。等到1926年,陳寅恪以自己的滿腹經綸,同梁啓超、王國維一同應聘爲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那一年,陳寅恪不過36歲,也是當時清華大學最爲年輕的導師。然而到了1930年,陳寅恪便在自己的論文《三國志曹衝華佗傳與佛教故事》中發表了一系列震驚世人的觀點。在論文之中,陳寅恪質疑華佗是否真實國籍,並且對他的觀點做出詳細的解釋。

華佗最引以爲傲的地方就是他的“外科手術”,雖然現在一些小的外科手術非常的常見,也沒有什麼危險性。但是在古代,人們最常見的治療方式還是喫中藥和鍼灸,一些醫者在面對鍼灸和中藥都不能治癒的病時就束手無策了,但是華佗不一樣。他利用自己的麻沸散把病人給麻醉,隨後就行外科手術,把病人身體裏的病竈給取出來。這樣看來沒什麼不對啊,但是陳寅恪卻發現,在印度有一種和麻沸散一樣的東西,叫做胡藥。並且這種藥出現的比麻沸散要早。所以他開始懷疑其實華佗是一個印度人,當然不只是這一點就證明了他的觀點。

其次,天竺語中的“藥”和“羅漢”兩個詞語連讀的諧音,和中文“華佗”的讀音非常接近。而印度的“藥神”和中國的華佗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處。其三,《三國志》記載的華佗治病的故事,例如給廣陵太守陳登治病時,華佗給陳登灌藥,陳登吐出3升蠕動的蟲子,這和印度神醫耆域(下圖)的治病故事完全一樣。而且,耆域的治病過程中,也會用到外科手術。耆域是天竺僧人,和華佗所處的年代基本一致,所以陳寅恪先生認爲,華佗可能是印度的耆域本人,沿着絲綢之路逆行來到中國,因爲行醫救人,被人稱爲華佗,所以華佗不是中國人。

除上述所述以外,還有人提出質疑,華佗長得不像外國人,尤其是不像印度人。這要從歷史說起了。我們現在所看見的印度人,絕大多數不是純種的印度人。我們都知道,印度在近代遭受了英國人幾百年的殖民統治,以至於很多印度人其實是和英國人有血緣關係的。並且,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也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只不過是在七世紀後伊斯蘭教強大後纔開始的。所以,應該拿華佗與2000多年前的印度人做比較,而不是說現代的印度人。即使是這麼多論據,還是讓國人一時難以理解,也有很多學者對這個論點提出了質疑,一時難以立馬下定結論。對於這一問題,讀者朋友怎麼看待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