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汉朝同期,惟一能够与之匹敌的强大国家无疑是罗马——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人征服了广袤的土地,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修筑了壮阔的奇观。他们的军队所向披靡,与汉军各有所长,在步兵方阵和军事工程技术上甚至比汉朝还要胜过一筹;他们的建筑技术深被称道,遍布帝国各地的公共澡堂和高架引水桥,直到今天我们还艳羡不已。

无论是罗马,抑或汉晋第一帝国,在衰亡后都带来了漫长的黑暗时代。然而就东方而言,进入南北朝时北魏帝国已经焕发出了新时代的曙光,而伟大的隋唐第二帝国也很快来临。相比起来,西欧的黑暗时代就持续得长很多,直到公元10世纪进入中世纪中期,经济和文化才有复兴的迹象。

如果我们探究期间的因由,也不得不对伟大的罗马进行一些批判。罗马固然是伟大的,但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美好。

残酷的奴隶制度

罗马的繁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上的,反而正是摧毁罗马的蛮族逐步废除了奴隶制度。许多人将汉代的奴婢制度与罗马类比,但无可否认的是汉朝无论是奴婢的比例,抑或人身保护,劳动环境,奴婢比起奴隶都要高很多。

罗马的繁华,是建立在公民阶层对于非公民,尤其是奴隶的残酷压迫上的。罗马共和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各行省的统治极为残酷,总督大都是些贪暴聚敛之徒,他们大肆操纵经济,纵容罗马贵族和商人压榨行省居民,使得他们不得不借高利贷,当他们无法偿还时,就会被贩卖为奴隶。

在本都战争的前期,米特拉达梯六世就是凭借行省人民对于罗马的巨大怨恨,才一举横扫了罗马的全部亚细亚领土,并在派兵攻入希腊之后也得到了希腊人民的欢迎。虽然米特拉达梯的军队被罗马名将苏拉摧毁,但罗马人对于行省居民的政策并没有太多好转,于是米特拉达梯六世又数次卷土重来,最后被庞培剿杀,前后相距30多年的本都战争才就此落幕。

在罗马,尤其是乡村地区,大部分奴隶承受着非人的劳动,得不到基本的保护。他们被成批买下,戴上镣铐,忙活从早到晚。晚上奴隶被锁在大棚子里,没有基本的个人空间和尊严。奴隶得到的食物一般仅够活命。

当奴隶感到疲劳或稍有不从,他们就会遭到鞭打。不服从的奴隶会遭到各种酷刑折磨甚至处死。重病或年老的奴隶则往往会被赶出家门自生自灭。

罗马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没有其他人的所失,就没有一个人的所得”。他们心安理得地剥削着奴隶们的体力和生命,将奴隶赶上角斗场自相残杀,奴隶的妻子女儿也可以由主人随意玩弄。也无怪乎从斯巴达克斯起义的血火起,罗马境内奴隶起义不断。包括提比略皇帝时代的名将小日耳曼尼库斯对日耳曼人的光荣复仇,也是以搜刮整个高卢地区,使得大量穷人负债为奴,而爆发惨烈的高卢债务起义为代价。

到罗马帝国后期,经过不断的反抗,奴隶们的待遇有所好转,比例有所下降,多见奴隶被释放的记载。但这好转是有限的,因此西哥特人阿拉里克攻打罗马时,仍有奴隶为蛮族开门。比起汉朝彻底废除奴隶制并制定各种保护奴婢的条款,罗马对于奴隶们实在太残忍了。

福利挤压军队

罗马公民的福利一向被当代人称羡,他们有稳定的低价甚至免费粮食供应制度(一开始是小麦、谷物,后来增加了食油、烤面包和猪肉),有极为先进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会向公民提供免费的公共娱乐和艺术项目,如竞技场、角斗等。

但这些福利,是只有罗马公民才能享受的!当卡拉卡拉颁布《安东尼努斯敕令》,把罗马公民权赋予全体罗马人民之后,则收缩为只有意大利本土的部分公民。

以公元前后的薄弱生产力,当时东方的汉帝国在理想状况下每市亩的粮食产量也仅仅是略多于150市斤(明清时代增长为每市亩接近300市斤),而处于雨热不同期的欧陆的罗马,农产水平还要低于汉帝国。即便有北非、叙利亚和埃及的粮食供应,维持这样的福利,又谈何容易?因此,罗马一直因财政困难而不断降低货币中的金银含量,造成通货膨胀,实质上对于社会经济秩序造成损害。

福利不仅仅建立在对奴隶和非公民的残酷压榨上,更建立在对于军队的挤占上。罗马的常备军数量与它的体量完全不相称。屋大维和安东尼内战结束时,帝国拥有50万的庞大军队,随即却被屋大维削减到了16.8万人,此后很长时间都保持在20万左右。

当然,罗马还拥有数量可观的辅助军,但他们在作战中往往承担的是后勤、土木建设等辅兵工作,无论是装备和训练都堪忧。大量来自蛮族的辅助军对帝国也未必忠诚。

在罗马帝国前期,凭着严苛的训练,优越的装备,高出周边的军事技术和体系,罗马以较少的军队维持着地中海霸权。即便是五贤帝时代末期的马可·奥勒留时代,仍能够攻克帕提亚帝国的首都泰西封。但也正是马可·奥勒留时代,罗马帝国因为常备军数量少,被机动性强,在漫长的边境上肆意入侵的马科曼尼人等蛮族打得焦头烂额。随着蛮族逐渐学习罗马人的军事技术并提升装备,罗马要维持边境的安定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想要削减福利以强化君主权威,节省开销的罗马皇帝,如康茂德、塞维鲁,都遭到后世诋毁,被斥为暴君。而君士坦丁大帝扩充野战军,也主要着眼于加重奴隶的压迫剥削,而非削减福利。然而正是过于超前的福利机制,拖垮了日暮西山的罗马帝国。

缺乏调控机制

罗马不是所有帝国居民的罗马,只是少数人的罗马。

对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问题,罗马一直拿不出好的对策。格拉古兄弟的改革以惨遭杀害告终,保民官到帝国时代也变得形同虚设。贵族和富人们遂得以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掠夺财富。

罗马的人地矛盾一直极为强烈。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西西里的廉价粮食冲击意大利市场,就导致意大利本土的贫民大量破产。后来得到了埃及、叙利亚和北非的粮食产地,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于是本土的庄园主们选择种植获利高得多的橄榄、葡萄等作物,结果当帝国陷入三世纪危机,对于边区控制力削弱之后,本土粮食缺乏又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伊利里亚王朝诸帝的救世,很多都是推出铲平橄榄林和葡萄园,重新种起小麦的政策。

但伊利里亚王朝的铁腕军人皇帝们,往往结局也是以死于非命告终,因为他们触犯了既得利益层的权力,如打击贪腐,试图扭转货币贬值局面的“世界光复者”鲁奇乌斯·多米提乌斯·奥勒里安努斯,就在五年文治武功均赫赫可观的执政后,惨遭暗杀。

因为罗马缺乏东方帝国强大的君主威权进行调控,所以改变体制变得极为困难,社会矛盾也异常激烈。

农业技术发展停滞

那么,高福利、文化发达的罗马,其农业技术发生了飞速的发展吗?并没有!

罗马时代虽然有犁,却非常原始;风车也不为人所知。水磨已经出现,但数量很少。罗马的土地拥有者们依赖奴隶和农奴进行生产,所以对节约劳力的用具和农业革新没有兴趣。奴隶主们扎根于地方,仿佛与帝国中枢脱节。他们缺乏国家荣誉感,用各种方法逃避政府征收的税役。帝国武力控制这些地方的富人,因此到帝国后期,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就越演越烈。

反倒是中世纪时期,当漫长的寒冷期结束,文化开始恢复,社会发展走上正轨之后,西欧的庄园经济下农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十世纪之后,三圃制广泛推行,重型轮式犁取代了过去的扒犁,马耕被有效用于农业生产,风车和水车也得到普及。虽然农民也要承受领主和教会的沉重剥削,但比起没有基本人权的奴隶或者彻底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奴役的农奴,农民们的生产和创新积极性都高得多。

结语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罗马作为和希腊并列的西方文明的源头,一直以来都被很多人追念和崇拜。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罗马荣光的背后,并非十全十美;大理石打造的永恒之城罗马,在其中也充斥着简陋的贫民窟和煞风景的破落户。

同样,罗马不只是有罗马法和西塞罗的共和精神泽及后世,也有不少“糟粕”流传了下去。罗马长久的大庄园奴隶制,还导致在后世西欧的许多地方,贵族们都更喜欢住在优美的乡村,而不是嘈杂的城市,这是罗马后期庄园主习性的一种延续,这显然不利于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进程。

我们可以看到,西欧之所以走出黑暗时代花的时间比起东亚要长很多,罗马奴隶制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带来的遗留病症,是有一定影响的。罗马的美好伟大的背后,也有沉黑的阴影与斑驳的血迹,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