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人才众多,每一个人才都会在历史舞台上发挥其特定的作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军事、或者文学,又或者其他领域,而在战国时代的名士更是引领或者改变着一个时代的进展,每一个名士的出现,后意味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动。但是在交战次数多如牛毛的战国,名士也会有离别、逃离、叛离母国、在政国的,而母国、在政国还不能够随意杀之,为何?

其中原因有几点,其一:战国时期能够动天下的名士不多,到哪里都是稀罕物。大才者,尚未出山尚未当政就已经非常有名了,当时的战国各诸侯国都处于变革的时期,对于大才都是求之若渴,恨不得把所有的大才都能揽到自己的地盘,用大才的能量帮助自己的诸侯国富强起来。所以不管是哪一个诸侯国,对于大才的态度都非常一致,就算是大才犯了很大的错,也不想一杀了之,留着对以后怎么着都会有用处。

其二:名士名气太大了,杀之不详。名士之所以为名士,在列国间都有非常大的名声,杀一个就会带来不敬贤的恶名,以后要是到了自己不得力的时候想找名士来帮助自己,就会因为以前的恶名让名士人才避而远之,不与相帮。这算是影响比较大的事情了,战国时代本来就是人才的天下,一个人才就能改变一个诸侯国,比如卫鞅,在魏国就只是相府的书吏,到了秦国就是改革巨匠,位极人臣。

再比如公孙衍,在魏国已经是名士,但却没有受到重用,一到秦国就首战告捷,大获成功。又或者曹操时期的边让之乱,边让就是名士,在曹操主政兖州的时候,对曹操不利,曹操杀之,兖州士子在曹操离开兖州的时候叛离曹操,而后就有了兖州之乱,也正是这次乱局,差一点让曹操手上的一把好牌化为乌有。所以杀名士风险太大,不详。

其三:名士就算是叛离到了其他诸侯国,保不准以后还会再回来,所以如果杀了,将会失去一大人才,典型代表,公孙衍。公孙衍是魏国人,最开始是在魏国任职,只不过在魏国的时候官职一般,并没有发挥出其最大的本领,但是在魏国的时候因为很多事情在魏国待不下去了,离开魏国的时候还留得了姓名。到秦国就一举成名,但是不久之后遇到了张仪,就又离开了秦国,回到魏国,而秦国也同样没杀公孙衍,是同样的道理。

你认为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