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人才衆多,每一個人才都會在歷史舞臺上發揮其特定的作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軍事、或者文學,又或者其他領域,而在戰國時代的名士更是引領或者改變着一個時代的進展,每一個名士的出現,後意味着當時的社會環境將會發生較大的變動。但是在交戰次數多如牛毛的戰國,名士也會有離別、逃離、叛離母國、在政國的,而母國、在政國還不能夠隨意殺之,爲何?

其中原因有幾點,其一:戰國時期能夠動天下的名士不多,到哪裏都是稀罕物。大才者,尚未出山尚未當政就已經非常有名了,當時的戰國各諸侯國都處於變革的時期,對於大才都是求之若渴,恨不得把所有的大才都能攬到自己的地盤,用大才的能量幫助自己的諸侯國富強起來。所以不管是哪一個諸侯國,對於大才的態度都非常一致,就算是大才犯了很大的錯,也不想一殺了之,留着對以後怎麼着都會有用處。

其二:名士名氣太大了,殺之不詳。名士之所以爲名士,在列國間都有非常大的名聲,殺一個就會帶來不敬賢的惡名,以後要是到了自己不得力的時候想找名士來幫助自己,就會因爲以前的惡名讓名士人才避而遠之,不與相幫。這算是影響比較大的事情了,戰國時代本來就是人才的天下,一個人才就能改變一個諸侯國,比如衛鞅,在魏國就只是相府的書吏,到了秦國就是改革巨匠,位極人臣。

再比如公孫衍,在魏國已經是名士,但卻沒有受到重用,一到秦國就首戰告捷,大獲成功。又或者曹操時期的邊讓之亂,邊讓就是名士,在曹操主政兗州的時候,對曹操不利,曹操殺之,兗州士子在曹操離開兗州的時候叛離曹操,而後就有了兗州之亂,也正是這次亂局,差一點讓曹操手上的一把好牌化爲烏有。所以殺名士風險太大,不詳。

其三:名士就算是叛離到了其他諸侯國,保不準以後還會再回來,所以如果殺了,將會失去一大人才,典型代表,公孫衍。公孫衍是魏國人,最開始是在魏國任職,只不過在魏國的時候官職一般,並沒有發揮出其最大的本領,但是在魏國的時候因爲很多事情在魏國待不下去了,離開魏國的時候還留得了姓名。到秦國就一舉成名,但是不久之後遇到了張儀,就又離開了秦國,回到魏國,而秦國也同樣沒殺公孫衍,是同樣的道理。

你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