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些情景,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是不是很熟悉?作爲億萬人心中最著名的所謂“消炎藥”,“阿莫西林”在咱們這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人人在喫。但是也正如上面幾個情景中的一樣,很多人因爲對這個藥存在深深的誤解,導致阿莫西林等藥物錯用濫用情況嚴重。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阿莫西林”與“消炎藥”。

實際上,這所有誤解的根本原因,都來源於沒有搞明白:

究竟什麼是“發炎”,什麼是“感染”,什麼是“抗感染藥”,以及什麼是“消炎藥”。

比如:確切說,阿莫西林,是一種殺細菌的抗感染藥,並不是“消炎藥”,也不能殺病毒。

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說一說這個話題。#真相來了# #清風計劃#

感染與炎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一定要分得清楚。

炎症,是指我們的身體對外界的任何刺激,所產生的各種反應,就叫炎症(反應)。

而感染,特指自然界中的致病微生物(比如細菌、支原體、真菌、病毒等),侵入了身體在局部繁殖破壞,這叫感染。

所以理解了上面這個概念後,咱們就不難搞明白,實際上

只要有感染,就一定會有炎症。因爲致病微生物侵入身體了,身體一定會出現炎症反應,也就是發炎。

可是,重要的來了:有炎症(發炎),卻不一定會有感染。

比如,頭被撞了一下,腦袋上紅腫了一個包,這個時候也是發炎,是身體對於腦袋被撞了後產生的炎症反應。但是這個時候可是沒有細菌等致病微生物入侵哦,所以沒有感染,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去喫殺細菌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那就是極端錯誤的了。

總之,簡單總結一句話:

感染是感染,炎症是炎症。有感染一定有炎症,但是有炎症不一定有感染。

正是因爲一開始沒有把感染和炎症兩個概念搞清楚,所以理所當然的,老百姓也會很容易把“抗感染藥物”和“消炎藥”這兩個概念完全弄混淆。而實際上,在醫生的眼裏,抗感染藥與消炎藥是完全兩碼事。具體見下圖。

結合前面感染與炎症的區別。簡單說,治療感染的叫抗感染藥,而治療炎症的叫消炎藥。

換一種說法就是:

因此,瞭解了以上概念,你就明白了。阿莫西林其實是用來殺滅細菌的廣譜抗生素,也就是用來治療感染的,所以不能稱之爲消炎藥。也所以在開頭的幾個情景中都不適合用。比如:

情景一,阿莫西林不能用來殺病毒;情景二:口瘡和口腔潰瘍都不是細菌感染不用喫阿莫西林;情景三:只是單純的發炎不是感染,可以用布洛芬等消炎藥,但不能用阿莫西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