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身險重疾經驗發生率表(2020)編制報告》發佈 將探索動態調整機制

12月28日,中國精算師協會正式發佈《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編制報告》(以下簡稱《編制報告(2020)》)。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國的疾病譜及重疾發生率已發生較大變化。《編制報告(2020)》的主要內容:一是重疾表編制情況介紹。主要對重疾表修訂項目的實施背景、組織架構、數據收集及編制過程進行了整體性的總結。二是重疾表結果分析及比較。對重疾表展開深入分析,並與中國人口重疾發生率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行業重疾發生率進行了比較。三是展開多層次和多維度的經驗分析。針對重疾險承保與理賠、發生率與生存率等專題分別展開分析,在說明整體情況的基礎上,細分維度進行比較。四是編制技術說明。附錄部分就編制過程中形成的數據收集標準、理賠清洗方法、疾病定義差異研究、發生率趨勢研究、發生率高齡外推和曲線修勻等編制技術和方法進行了歸納整理。

據瞭解,本次重疾表修訂項目共收集疾病保險產品約2900款,收集承保數據近4億條、理賠數據約587萬條,可滿足多維度分析的信度要求;收集到了《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項目GBD數據庫等充足的人口、醫學及國際數據,可支持多方位的分析比較。

在上一版編制報告的基礎上增加了產品分析和生存率分析章節,覆蓋了重疾險經驗分析的各個環節,內容更加系統全面。同時在部分專題中延展了分析的深度,如對死亡原因分五級展開遞進分析,不僅能分析是否因疾病死亡、是否因重疾死亡,還可以分析至因何種重疾死亡,如果是惡性腫瘤還可以具體到腫瘤部位。

本次重疾表編制充分運用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編制技術有了較大提升,增加了人工智能理賠清洗、疾病定義差異研究、趨勢研究和曲線修勻等技術專題,更新了數據收集方案,升級了高齡外推方法,對編制技術、方法的研究選擇進行了詳細記錄,進一步提升了報告的技術參考價值。

下一步,中國精算師協會將在中國銀保監會的指導下開展如下工作:一是加強項目成果推廣。利用多種方式向行業內外宣講展示項目成果,開展國際交流,擴大保險業國際影響力。二是深挖項目潛在成果。充分利用現有數據資源,積極整合行業及高校力量,進一步挖掘項目潛在成果。三是探索建立重疾表動態調整機制。及時跟蹤市場環境變化,適當縮短重疾表編制週期,動態更新重疾數據庫,提高重疾表的科學性、準確性。四是推進經驗分析人才技術發展。整合行業技術、人才和資源,擴大經驗分析工作領域,加快經驗分析人才培養,推動經驗分析工作走向深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