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從今年黨中央提出了的一系列戰略舉措來看,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把擴大內需作爲重要的戰略基點,這既是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的重要舉措,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活躍國內市場的重要抓手。只有國內市場的活力充分湧流,市場有機體高效運轉,居民實現充分就業,人們的收入實現穩步增長,全社會的消費能力纔會迸發出來。只有把擴大消費與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充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纔會進一步彰顯。

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不高的標準,首先要看的就是人們工作的穩定性、收入的滿意度、社會保障的可靠性,這也是擴大消費的動力之源。如果沒有充分的就業,消費市場便活躍不起來,消費規模的擴容也必將失去依憑;如果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重點消費羣體的收入來源便無從保障,社會消費必將陷入結構性失衡的狀態,甚至還有可能釀成社會危機。因此,擴大消費首先要從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做起,把就業問題作爲首要政治任務來抓,讓重點羣體的基本生活實現高質量保障。只有這樣,中等收入羣體的規模和數量纔會實現穩步增長,全社會的總體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纔會提上去。

一般來說,消費是目的,投資是手段,消費規模決定投資規模,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最終還要靠投資和經濟增長來拉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說明,逐步改善和優化投資的結構和比例,消費不斷擴容的內生動力纔會激發出來。如果說消除人民在養老、就業等方面的後顧之憂是爲了擴大中等收入羣體的規模的話,那麼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形勢下,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就成爲人民不斷爲消費擴容提供新動力的全新領域。順應人民對消費趨向的新變化,投資結構也應作出新調整,把產業發展的方向和投資發力的重點聚焦到消費結構升級轉換上來,加大對社會事業薄弱環節的投入,以投資結構的調整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更好地適應高質量發展對提振經濟社會發展信心的助力作用。

可以說,把擴大消費與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一方面是爲了明晰投資的方向和重點,讓投資和消費在滿足人民對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面向上達成共識,更好地填補消費的空白點;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更好地提升人民羣衆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不斷縮小不同地區、不同地域的人民在基礎設施、軟件建設、社會公共服務和保障等方面的差距,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我們知道,形成協調、均衡的消費投資比例關係,直接關涉到消費能否持續穩定增長。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培育和擴大人們在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新的消費熱點,對進一步刺激消費增長無疑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其實,對很多欠發達地區來說,隨着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關涉到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口是越來越大,往往是需求很大,沒有供給或者是供給質量讓人不甚滿意。除此之外,有的消費品還明確標明屬於行政性限制購買內容。這些供給不足的軟肋和一些行政性限制的內容無疑成爲生產、消費、流通、分配各環節高效運轉的中梗阻。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這些部署和安排,無疑能更好地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並在實現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生產和消費的良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是爲了更好地貫徹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必須堅決遏制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調整產業結構,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由於各地區的發展水平、產業基礎、社會環境不同,在破舊立新、改造提升、規劃引領、產業謀劃等方面切不可貪大求全、重複投資,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要堅決做到量力而行、盡力而爲,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讓擴大消費與滿足需求精準對接、精準匹配。只有這樣,人民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纔會持續增強,新發展理念也纔會真正落到實處。(楊亮)

聲 明

嘉峪關新聞網原創微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及著作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將按《嘉峪關日報社稿酬發放辦法》支付稿費。聯繫電話:0937-6287604

相關文章